点燃孩子头脑的火
期中考试将至,心里很是着急,因为上周我们班去基地军训了一周,再加上学校的一些其他工作,使教学进度一下子本来就紧张了起来。周一到校看着考试进度心里像热锅的蚂蚁,急的团团转。而学生上周军训的兴奋在本周没有丝毫的减弱,一到校就眉飞色舞的讲着上周的事情。看着学生没有丝毫的投入学习的状态。更是着急。再看一下即将学习的是一篇阅读课,为了赶课。便在上课前草草的准备了教案,简单的看了几遍课文,便开始给学生上课。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明显不如以往,我越是着急学生的表现就越糟糕,只有很少几个尖子生能跟着我的思路走,其他的学生根本是在坐在教室给我“捧场”。
课后,我静下心来反思,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学生,只是自己一时的着急和侥幸,就使课堂的气氛和效果有如此大的差别。事后,我真切的明白了“教师的付出有多少学生收获就会有多少”,如果教师上课只是简单的按照教学步骤顺下一课,那就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浪费学生的时间。这时,我不禁想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有30年教龄的老师上了一节非常出色的公开课,课后,听课老师问道:“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背这节课?”那位老师回答说:“对这节课,我背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是的,用自己的一生备好每一节课,才能用心投入的上好一节课。此时,我不禁想起西方一位名人曾这样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这节课我的侥幸和蒙混过关遭到他们的不满,一味的把他们的头脑当做储存知识的容器,就变成了今天毫无活力的课堂。
仔细揣摩,再度思量。品味所谓名师的课堂,都是教师带动学生一起兴致昂然,教师对学生和蔼的目光让学生身心愉悦;绽开的笑脸让学生思维活跃,温暖的抚摸让学生积极参与,期待的眼神让学生畅所欲言。再回忆自己曾经满意的课堂,学生们也是眉飞色舞,激情高涨,回答问题时只看见学生的高高举起的小手,而小小的脑袋早已淹没在高举的小手里。从这节失败的课中,我深切的感受到教师的情感带动学生的情感,教师浓郁情感才让学生产生极强的感染,让学生的情感瞬见点燃,和教师产生情感的共鸣。而反之就好比把学生的头脑当成了没有思想没有生命的容器。教师只是一味的往容器里注水,只会让自己遗憾和谴责。
我们都很明白教育的根本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是有血有肉,充满智慧和活力,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不管是天资聪明的学生还是资质平平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座独一无二等待发掘的宝藏。作为我们教师来说,不单单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更是用自己全部的投入点燃学生头脑里的火,如果只是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两角的书架”我们的学生只会毫无活力,我们的教学只会一片死寂。在我们的每一次教学中,把自己的全部心血投入其中,努力激活学生的潜能,用自己炽热的情感点燃孩子头脑的火,才是我们追求的真正幸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