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74个孩子一一对上号了,在我和孩子们相处第十天的时候,每个孩子的名字和小脸终于连上了线,我把一二班所有孩子的名字、长相、座位记在了脑海里。
一年级孩子刚入班时,我们在白纸上写上名字,贴在了孩子的课桌角上,方便老师叫出孩子的名字。可是贾老师(班主任,语文老师)发现孩子很喜欢用手抠摸桌子上的那片写有名字的纸片,于是在孩子们入学第5天早上,我进入教室看到的是光秃秃的桌面。而我只能认识清楚20来个孩子。
一上课,我看着孩子们高举的小手,有点蒙,叫谁呢?名字和人对不上号呀!一年级孩子注意力差,一会就有孩子坐不住了,抓耳挠腮的,甚至还有钻到桌子下面的,有几个孩子只能走到身边提醒,或者喊着:“一二三,坐姿端!”可是做小动作的孩子依然无动于衷,因为没有叫他的名字,和他无关,我这个着急啊,必须,马上,一定要记住这些孩子的名字,要让每个孩子在老师的脑子里清晰起来!
第一步:写座次表。
下午第二节,我用打印机打了一份空白的座次表表格,然后就钻到教室里,对着座位写名字,先把认识的孩子和座位对应上,还不错,我写出了25个孩子的名字。然后我就一个座位一个座位对照名字和孩子,尽可能的多记住一些孩子,当然没耽误这节课的教学,贾老师在让孩子讲故事。
第二步:给孩子的练习册写名字。
我坐在教室前面的一张小桌子上,对着座次表,给每一个孩子的练习册写名字,一边写一边记名字,还不时的对照座位上的孩子。贾老师说:“吴老师钻到教室不出来了,就能很快认识孩子们了。”这个方法真的很好,我能把孩子们的名字基本记住,尽管依然很多对不上号,可是能认识清楚的也大概有40个左右,超过60%。
第三步,给孩子们发书
我有几个早上,早早到学校,打开教室门,坐在门口,一个一个收孩子们的作业,用这种方式认识孩子。孩子们很懂礼貌,要和我问好,我也能尽快的熟悉孩子们。每次作业批改完,错题一个一个纠正,准备布置作业时,孩子们的练习册我一个一个对着发下去,有时候还帮助贾老师发书,这样很快我熟悉了孩子们在教室的位置。上课时,每个小朋友的表现基本都能看到,对孩子们的表现也基本了然在心。
我抓住一切可以和孩子们相处的时间来认识孩子们:周四我在门口带班值班,孩子走过校门要问“吴老师好”,我要回礼“XXX好!”;放学时,我跟着贾老师送路队,在队列中认识孩子们,在接送的家长中了解熟悉孩子;孩子们课间活动时,我看着孩子,有的孩子还会主动和我交流;上课更别说了,我的眼睛里关注的是一二班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情况;作业出现问题了,我一个一个叫到身边辅导。就这样,我终于认识了74个孩子!
每天,听着孩子清脆的童声,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数学,和家长共同关注孩子的进步,在教一年级数学课的过程中,我在一点点变得“童心”,一点点“心平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