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四年级作文 >

重点不在麻辣作文

2019-08-20 
早在若干年前,《河南商报》做教师节特别策划,给我冠名“麻辣教师”的时候,我就有点儿惶恐。我怎么就麻辣了?记者

早在若干年前,《河南商报》做教师节特别策划,给我冠名“麻辣教师”的时候,我就有点儿惶恐。我怎么就麻辣了?

记者循循善诱,说你给孩子们做讲座,主题是“问世间情为何物——读名著,说爱情”,这一般老师能这么说么?你已经够麻辣了。

惴惴然,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毕竟咱是一普通人,用那个特形象的词儿来形容,就是草根。人家媒体来找咱,是求之不得的事儿。那就服从安排吧。

于是,就有了那个很吸引眼球的版面,借用了我的一篇博文的题目:“做一个严重影响学生未来择偶取向的人民教师”。反响颇为热烈。

之后,《教育》也做了一个专项调查——“麻辣教师——思想前卫,个性张扬,他们是个性化教学的‘榜样’”。编辑部在全国选了四位老师来做文章,我是其中一个,而且是唯一的小学老师,唯一的北老师。

作为一家专业的教育期刊,《教育》打出“麻辣教师”这一旗号来,自然不是有个噱头,夺人眼球。也就是说,麻辣教师,是一种必须引起教育界关注的现象,值得我们思考。

翻开那篇《麻辣教师四镜像》时,我也在反思,麻辣教师的意义是什么?

我发现,拥有这一标签的老师,多数不像老师的样儿,至少可以说,同老师的传统形象很不一样。

他们绝不高高在上。我一向对讲台是有所排斥的。没错,因为现有的教育条件的限制,很多班级人数众多,老师只有高高在上,才能居高临下而一览无余。但是,也正因为这高高在上,老师和孩子彼此之间也产生了心理距离。站在讲台上,远不如站在或者坐在孩子们中间更显亲密也更易交流。我曾经为《教育时报》的“教师幸福感”征文活动写过一篇文章,叫《团团围住的幸福》。如果我离孩子很远,而且是“对峙”的状态,又怎么可能被团团围住?

他们绝不假扮圣人。几千年的“师道尊严”,其实是在把老师刻意拔高甚至神化。我不介意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自己的毛病来……做老师,首先要做一个真实的人——缺点其实也是一种可爱。只要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何必“假装正经”?不如让孩子看到,老师也会粗心,老师也会痛苦,老师也会疲惫……因为他们终将长大,你所假装的一切坚强、高大,在长大了的孩子们心中都是不堪一击的外壳。

他们绝不板起面孔。真的只有严厉才能管得住学生吗?真的是你给孩子个笑脸他们就会蹬鼻子上脸吗?我的学生都说我幽默,说我上课很好玩,他们也会给我开玩笑,会搂着我的脖子,会给我比兔耳朵,甚至会当面叫我“钢哥”然后落荒而逃。但是,当我偶尔表现出严肃来,他们会非常在意,立竿见影。在我看来,总是依赖各种呵斥依赖各种规章制度依赖各种小红花来管学生的老师,是走进了误区的。实际上,有媒体对四百个孩子做了调查:学生到底“最害怕老师”什么呢?统计发现,答案惊人相似,有90%以上的学生认为,过分严厉刻板的老师,是他们最害怕的。另外还有6%左右的学生虽然没有明确表示怕“凶”的老师,但也表达了对不友善老师的排斥。

他们绝不“out”。孩子是最为敏感的,我们在为他们哈这个粉那个而忧心忡忡的时候,也必须承认,他们的鼻子远比我们灵得多!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他们比我们更快地关注新事物,也比我们更快地接受新事物,所以他们比我们更有朝气。而老师们呢?如果我们坐井观天、刻舟求剑,孩子们又怎么能服气你?所以,麻辣教师,就要让自己保持好奇心,让自己更善于吸收和运用信息,和孩子们永远有共同语言。

五一期间,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以《行业明星 麻辣教师》为题播出了有关我的一个短片。其反响之热烈远远超过我的预期。

我发现,那些给我发来热情洋溢的问候的网友,多数表达了这样一个心声:“为什么我就没有遇到你这样的老师?”

我不敢说我是一个好老师,就麻辣而言,也许我也只有两星级的麻辣度吧。

我认为,之所以得到如此的关注,重点不在“麻辣”,而是反映了大家对于老师的形象有了新的要求,进一步来讲,是反映了大家对于现行教育状况的不满意。

我必须实事求是地讲,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想要每个老师都能“思想前卫、个性张扬”是不现实的。因为我们的一线教师大多负担很重而收入不高,相应的激励机制也不够公平和完善。试想,身心疲惫又怎么能活力四射,牢骚满腹又怎么能阳光灿烂?

我期待,我们的老师们,都可以幸福快乐——无论酸甜,也无论麻辣,都是孩子们喜欢的味道。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