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中的种子会发芽
——“南窗雪韵”周末家庭读书会·第18期
主持人:今天是母亲节,我要感谢妈妈,是她抚养我长大。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次,我和妈妈出去玩,天很冷,妈妈就把外衣脱了给我穿(说到这里,帆妮儿语气哽咽,说不下去了,眼泪也快要掉下来了)。
现在,我宣布第18期“南窗雪韵”周末家庭读书会开始。
一、经典诵读
背诵温故:如梦令【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打分:爸(妈9.98帆9.99)帆(爸9.98妈9.97)妈(爸9.9帆9.98)
得分:帆妮儿9.985分 爸爸9.94分 妈妈9.975分
朗读知新:如梦令【宋】向滈
谁伴明窗独坐?和我影儿两个。
灯烬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
无那,无那,好个栖惶的我!
赏析:这首词构思新颖,作者把“影儿”写入作品,用以反衬自己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这既避免了纯说愁苦的单调,又使词篇更具形象性,大大增强了艺术效果。词篇用“谁伴”二字开头,一上来就突出了作者在窗前灯下为孤独而久久苦恼的情态,由“谁”字发问,便把读者引向对形象搜索与寻求。果然在问了千万声“谁伴”之后,作者终芋发现了只有“影儿”相伴。虽有“影儿”相伴。可是,就是这无言的、难以发现的影儿,况且也并不能“伴”得持久:“灯烬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找到影儿作伴,为的是给自己寻求安慰,谁料灯灭后连“影儿”不复存在了,加倍衬出了自己的孤单,于是便喊出:“无那,无那,好个栖惶的我”(无那,即无奈的意思)。影儿的恰妙运用,使抽象的愁思更为具体,行文也更生动。与晏几道《阮郎归》词中“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之句,可以先后媲美。
二、美文共享
1、妈妈朗读《我打碎了一个玻璃窗》
故事发生在1954年的岁末.那时,杰克只有12岁。他是一个勤劳懂事的孩子,上学之余,还给附近的邻居送报纸,以此赚取他所需要的零用钱。
在他送报的客户中,有一位慈祥善良的老夫人。现在杰克已经记不起她的姓名了,但她曾经给他上的一堂有价值的人生课,他依然记忆犹新.杰克从来都没忘记过这件事,他希望有一天能把它传授给别人,让他们也从中得到教益。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杰克和一个小朋友躲在
三个星期后,他已经攒下7美元,他计算过,这些钱已经足够了。他写了一张便条,把钱和便条一起放在一个信封里。他
第二天,他又去给她送报纸,这次杰克坦然地对她说了一声“您好,夫人!”她看起来很高兴,说了“谢谢”之后.就递给杰克一样东西。她说:“这是我给你的礼物.”原来是一袋饼干.吃了很多块饼干之后,杰克突然发现袋子里有一个信封.他小心将信封打开,发现里面装了7美元纸钞和一张彩色信笺.信笺上大大地写着一行字:“诚实的孩子,我为你感到骄傲。”
妈妈心得:杰克因为调皮,把老妇人的窗玻璃打破了。他通过卖报挣
帆妮儿心得:这篇文章中,杰克把老妇人的窗户打烂了,但他是个诚实的孩子,主动挣钱赔了7美元,老妇人送给他一袋饼干礼物还写了一行字:“诚实的孩子,我为你感到骄傲。”《弟子规》中说:“过能改,归于无。”做错了是不怕,只要你能诚实道歉。相反,做错了不承认是自己干的,甚至还说是别人干的,那他就是不诚实。我想起一件事,有一天老师布置了很多作业,同学们听后发出“啊,啊”的怪叫声,老师生气地说:“都谁发出了怪声举手!不然让我找出来不饶。”只有臧云喜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是我发出了怪声音。”老师感动了,没有惩罚他。其他同学看到他承认了,没有受到老师惩罚,就陆陆续续举起了手。老师说:“臧云喜同学敢于承认错误,理应不受惩罚,你们几个不敢承认,还投机取巧,要受惩罚。”
爸爸心得:我有两点感受,一是杰克勇于承认错误,特别是以自己的能力去挣钱赔偿老太太的损失,令人赞叹;二是仔细分析那些不诚实、不愿承认错误的人,他们在做错事后,其实心灵无时不在受着煎熬的惩罚,这种难受和不快活比起承认错误所收的惩罚要大得多。所以,诚实的人才能有一颗干净纯洁的心。
打分:爸(妈9.98帆9.97)帆(爸9.98妈9.99)妈(爸9.99帆9.95)
得分:帆妮儿9.96分 爸爸9.985分 妈妈9.985分
2、爸爸朗读:《小事里的人生》---张越
记忆中的第一次同情和怜惜
我记事晚,能完整地记住事情,恐怕要到五岁以后了。我的家境普通,父母都是一般职员。家里有我和姐姐两个孩子,还有姥姥,算是不穷也不富的人家。那时20世纪70年代初,我大概五六岁。那年过春节,我穿着一身新衣服,把妈妈领着出去串门。走着走着,妈妈小声说:“你看那个小妹妹多可怜!”
我这才注意到,一个比我小的女孩,蹲在墙根,一边双手捧着一个窝头啃着,一边眼巴巴地看着往来行人。妈妈低声提醒:“你看你有新衣服穿,她没有。过年了,她还吃窝头。这么冷的天,蹲在厕所边······”
于是我仔细看她,她穿着又脏又旧看不清颜色的棉袄、棉裤,里面好象没有穿秋衣、秋裤—空心穿棉衣是绝对不暖和的。她的小辫儿编得短,脸也脏,手是皴的。平房区公共厕所的骚味儿远远就能闻到,但她浑然不觉,大概早已习惯了,只管蹲在那里啃着她的冷窝头。
我看她,她也看我,我走过去很远还回头看她。她看我,也许并无深意;我看她,却有了平生第一次的同情和怜惜,那是我第业次为别人而不是为自己难过。一直到今天,在很多时刻、很多场景下,我都还会想起那个女孩儿。想起她,我就真切地感到冷、孤单、没有希望······我也很感谢我的妈妈,她适时的提醒打开了一个孩子看世界的眼睛,并将善良的种子埋在一个孩子的心里。
我问自己:“你凭什么?”
还有一件事情是我一生难忘的,这件事令我厌恶,但对我很重要。大概小学四五年级时,我学习很好,伶牙俐齿,穿得也干净。这种女孩儿都会当个小干部,很不吃亏的样子。有一天放学,我跟一帮同学在操场上玩,书包就堆在旁边的地上。忽然,有个同学说:“张越,她动你书包!”
我看见一个低年级女生在旁边,她其实没有打开书包,绝对不是在拿别人的东西,可能只是一个人在操场边闲着无聊,见堆了一地模样各异的书包,随手扒拉着看了一眼。就是这么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我竟然跑过去,抬手抡了那女孩儿一个嘴巴,历声说:“你敢动我的东西!”同时,我有一丝得意,觉得自己很狂。
把打的女生又矮又瘦,一声不吭,满眼惊讶和畏惧,一直呆呆地看着我。我有些尴尬,也不知如何收场了,僵持了半天,假装没事儿似的对大家说:“别理她!咱玩去。”随后就跑开了。我不知那个女孩是什么时候走的,也不知平白把恶人欺负对她的心理有过什么影响,我只知后半场我玩得很不开心。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打人,打人的感觉很恶心。如果她当时反抗了,可能会激起我犯狂拔份的热情,但她很懦弱,她的忍受让我讨厌了自己。后来我常在影视剧里看到打耳光的情景,都把处理得很帅很解气,但我不喜欢看。不管在现实中还是在戏剧中,不管谁打谁,不管什么原因,我都不喜欢。
这件事我回家后没有提起,而且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以外我已经忘了,但报应是几年后来的。
70年代末,我以全满分的成绩考上了一个极有名的中学。我的同学全都是各个学校的尖子生,结果,我再也不拔尖了,甚至算得上是个差生,这对于一个一贯自以为是的女生来说是极大的羞辱。
一天,上数学课,这是我最害怕的课。老师照例叫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演算例题,那天叫到我,我哚里哚嗦地在上面做题给大家看。那道题其实很简单,当我完全做错了,自己还浑然不知。老师大概也不耐烦了,就指着我问大家:“她做得对吗?”大家齐声说:“不对!”然后都笑了。在一片笑声中,一个同学的议论声冒了出来:“这傻猫!”
在我们那所学校,是没有人说脏话的,现在脏话都骂出来,显然我已经笨到令人极为不耐的程度了。我无法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一贯优秀的自己,把瞬间打掉自尊。尽管后来我得到安慰,骂人的同学也受到批判,但这于事无补。我巴不得自己死掉,来逃避那种难堪,而且在其后很长的时间里,我恨那个损我的同学,那也是个伶牙俐齿的女生。
后来我常想,为什么那个同学可以侮辱我,而我无能为力?因为在彼时彼刻她比我聪明,比我优秀。为什么我当初可以打另一个女孩?因为我比她强大,比她狂。为什么一个更有力量、更优秀的人就可以藐视并伤害一个比自己弱的人?那么,所谓的优秀和强大又有什么意义?在“欺负人”这个可耻的角色上,我跟那个骂我的女生有什么区别?在“被欺负”这个可怜的角色上,我跟那个被我打的女生又有什么区别?
其实每个人都会伤害人,每个人都会被伤害,可我们只知自己的苦,却不知自己施加给别人的苦。以前,我很骄傲,后来我把骄傲当成魔鬼,日日与它搏斗,我就问自己:”那凭什么?“
面对死亡时什么样
成长中,还有一件事情让我记忆深刻。那时我大概上小学三四年级,有一个冬天的夜晚,父母下班晚了,还没回来。外面很冷,屋里灯光昏黄,一片寂静中我清晰地听见闹钟滴答、滴答地一直走,忽然想到:每滴答一下,就是时间又走过去一截儿,这么一直滴答下去,我就会死了吧?死是什么?是一个大黑洞吗?想到这里我非常害怕,父母回来了,我依然怕。因为”死“这件事没人能帮我解决。其后,”死“成了我的业道题,我解了它几十年。我庆幸自己很早就抽中了这道题,并且部分地解答了它,而且,我还有时间继续解答。
几年前,我采访过一位肿瘤科医生。我问她:”你送走过那么多癌症病人,他们在面对死亡时什么样?“医生说:”大多没有思想准备,忽然面对,基本都崩溃了。哭的、闹的、求的······什么样的都有。”
我问:“什么人会死得平静点儿,有尊严点儿?老人比年轻人好一些吗?男的比女的坚强些吗?教育程度高的、见过世面的好点儿吗?”
医生说:“不是,跟年龄、性别、地位毫无关系。好象被爱得多些、付出爱也多些的,总之体验美好情感多些的人会走得更平静些。”
医生的话也是我小时候那道题的部分答案。
我说了些零碎的小事。因为我生活在一个普通的环境中,我曾一度为自己的阅历不够丰富、曲折而自卑。后来我长大了,工作了,当记者了,开始有所谓的“大事”和“阅历”了,才知道小时候的心理经历对一生很重要,因为你怎么思考那些小事,就会怎么面对那些大事。
爸爸心得:透过这三件小事我们可以思考人生的意义。第一件事在作者心中播下了善良和同情的种子。善良使人本来具有的,“人之初,性本善”,但这颗心往往会慢慢被灰尘迷惑,当我们看到善良的事儿时本心就会被震动,所以需要不断去掸掉心灵上的灰尘,保持内心的善良。第二件事作者打了那个无辜女生的耳光,为显示她狂,结果后来她自己也遭受到同样的心灵伤害,当你想伤害别人时,若能够设身处地的考虑到别人的感受,想必你一定会停止对别人的伤害。第三件事中医生说被爱得多些、付出爱也多些、体验美好情感多些的人死亡的时候会更平静些,这说明心灵中有爱才不会有恐惧。
帆妮儿心得:我只说说第二个故事,作者打了那个小女孩一耳光,她觉得自己很优秀很了不起,结果当她在中学课堂上不会做题受到另一个女孩的当众羞辱时,她真正体会到了当年自己打那个女孩时对方的感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妈妈心得:第一个故事说明每一个人本性都是善良的,生活中看到什么事情往往会勾起自己内心最柔软最同情别人的部位,有这种感觉的人,他善良的本心就还没有远离。第二个故事,作者打那个小女孩,觉得自己很优秀很强大,看似是在侮辱别人,其实是在侮辱自己。人一定要放下自己去帮助别人。第三个故事讲述什么样的人死的时候会更平静些,医生说付出爱多一些、获得了爱等美好情感的人会造的平静些,他心里是坦荡的,因此死亡时当然心里边会更柔和一些。
打分:爸(妈9.98帆9.97)帆(爸9.99妈10)妈(爸9.97帆9.95)
得分:帆妮儿9.96分 爸爸9.98分 妈妈9.995分
三、帆妮儿朗读:《羊之“狼”性》
孙滨在《中国海洋报》上撰文说,有记者从西北采访归来,描绘那里可怕的一幕。
长年缺水,草场退化。羊儿们一旦找到绿色,即群起而围之,瞬间,草没了。羊群争着用踢、用角拼命向土里挖草根。那架势,并无温驯之本色,倒颇具狼性。
天酷热,偏又大旱,可羊儿们都死命围靠一团,切越挤越紧,牧人奋力驱散羊群,但见其中一分娩母羊倒在血泊中——羊群饥渴,吸干了小羊羔的血,又饮母羊的血。牧人大惊,他分明是在放养一群狼!
维持人与自然的相对平衡,是千百年来“生物多样性”的最原始法则,顺应这一法则,现称之为“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意义上说,你改变了自然,自然必注定改变你。真不希望羊之狼性在其他领域中再现。
是人的贪婪,把草原变成了沙漠。同样是人的贪婪把羊变成了狼。
帆妮儿心得:这些人们没有环保意识,他们把草地上的树砍伐了,羊把草根都吃了,草地都退化了变成了沙漠,羊儿没吃的,很饿,结果羊吸饮同伴的血,简直变成了狼。人们没有环保意识,改变了自然,肯定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妈妈心得:这个故事让我想起《布列瑟农》那首歌,如果人们不保护大自然,不维护大自然的平衡,会导致生物链的失调,最终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现在海啸、地震等灾害越来越频繁,这就是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每个人都不愿把垃圾扔在自家的门口,而地球就是一个大家庭,这样,你仍在哪里都是仍在自家门口。我们要从自己身边做起,一两次很容易,坚持做也很容易,只要你有这样的意识,这样的人类受到大自然的查法就会减少。
爸爸心得:羊本来是非常温顺、并不凶猛的代表性动物,二郎是非常凶恶、贪婪、血腥的动物。这个故事中,那里的人们把树木砍伐了,羊可吃的东西少了,人使养变得凶残,具有了狼性,它揭示了人类对大自然破坏的恶果。我想从人性转变的角度来看,当人身边的环境恶化时,人善良的本性也会改变,比如说,现在人都爱欺骗别人,连打听路别人都不愿说,怕被骗,人人时刻有提防别人的心理,结果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不融洽、不和谐,往极端里发展就是把好人也变成坏人了。所以我们要保护人性之间融洽的环境,像保护自然环境一样保护人与人之间善良、互助的环境,这点做到了保护环境同样会做好。
打分:爸(妈9.97帆9.98)帆(爸10妈9.98)妈(爸9.99帆9.98)
得分:帆妮儿9.98分 爸爸9.995分 妈妈9.975分
三、百科知识(帆妮儿提问,爸爸妈妈回答)
1、岩石从哪儿来的?
爸爸:岩石从山上来。(错)
妈妈:岩石是岩浆上涌冷却而成。(对)
2、土壤有什么组成?
爸爸:泥土、矿物质、水分(不全面)
正确答案:土壤由地表的岩石,以及黏土、枯枝、树叶和小鹅卵石等混合而成。
3、地球内部有什么?
正确答案:有熔岩、岩石和金属。
4、什么叫火山?
爸爸:火山就是会喷火的山,火山就是地球打喷嚏的鼻孔。
正确答案:地壳之下100至150千米处,有一个“液态区”,区内存在着高温、高压下含气体挥发份的熔融状硅酸盐物质,即岩浆。它一旦从地壳薄弱的地段冲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
5、沉积岩是怎么形成的?
正确答案:风把尘土和沙子吹到湖泊和或洋厘,尘土和沙子臣到水底形成一层沉积物,沉积物里边会有贝克,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层层积物变硬,就成了沉积岩。
四、快乐时光——“中牟大棚里摘草莓”
现在正是草莓上市的季节,在读书会快乐时光环节,我们驱车到四处寻找可以采摘草莓的地方,功夫不负有心人,摸到中牟终于找到了,一家人钻进农家的塑料大棚,亲手采摘新鲜欲滴的红灵灵的草莓。虽然采摘一斤收6元钱,但是亲手采摘草莓的感觉,真是棒极了!
五、同一首歌
今天第18期“南窗雪韵”周末家庭读书会,我们欣赏一首——
《天之大》
演唱:费玉清
妈妈 月光之下
静静的我想你了
静静淌在雪里的牵挂
妈妈 你的怀抱
我一生爱的襁褓
有你晒过的衣服味道
妈妈 月亮之下
有了你我才有家
离别虽半步即是天涯
思念何必泪眼
爱长长长过天年
幸福生于会痛的心田
天之大
唯有你的爱是完美无瑕
天之涯
记得你用心传话
天之大
唯有你的爱我交给了她
让她的笑像极了妈妈
“南窗雪韵”周末家庭读书会第18期积分榜
最佳表现:妈 妈 9.983分 (9.975+9.995+9.985+9.975)/4
积极表现:爸 爸 9.975分 (9.995+9.98+9.985+9.94)/4
优秀表现:帆妮儿 9.971分 (9.98+9.96+9.96+9.985)/4
帆妮儿主持得分: 9.98分 妈妈打分9.98 爸爸打分9.98
本期思考题:
1、你上一次注意到自己影子是在什么时候,当时情景如何?
2、诚实为什么是人的第一美德?
3、地球上最善良同时又是最凶残的动物是什么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