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学困生方法之我见
一、要有爱心、耐心。
很多学困生就是因为别人看不起,就是因为活在别人歧视的目光中,有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他们认为自己就是不行,具有了一种恶性循环,说不行就不行,于是越来越差,各方面表现也越来越不好。久而久之,他们往往具有一种恐惧的心理和对立情绪,对老师时时戒备,处处设防。在这种逆反的作用下,老师所有的努力都会付之东流。常言道,“亲其师才信其道。”只有达到心理相容,学困生紧闭的心扉才能向老师敞开,才能达到教育的良好效果。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爱学生,从内心真正地爱学生,并且让学生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这将会是学困生的一种强大的动力,比任何方法都行之有效。教师可以多和学困生聊天,拉家常,课余时间还可一起参加他们的活动,使学困生感受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他们就会愿意向老师倾诉心中的秘密和苦衷,他们就会愿意和老师叫朋友。如上学期我班一名新转来的学生由于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不适应各方面表现都不是太好,语文小测验不及格,自己也非常急躁,当卷纸发下来时眼睛红红的。我及时地对他说:“没关系,我们认真分析原因,下次考试一定能进步。”我和他一起认真分析了原因并告诉了他学习的方法。第二次语文测验他的成绩有了一点点的进步,他自己也非常高兴。老师还可以记住一些学困生的生日,在他们生日的时候让全班同学给他们唱生日歌,祝福他们。一段时间学困生的各方面表现就会有明显进步,学习的积极性不仅会调动起来,成绩也会有显著的提高。
教师一个宽容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轻微的触摸都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有一名女孩,胆子特别小,上课发言总是低低的声音。老师在她回答问题的时候两次趴在她的耳边悄悄地说了些什么,后来得知,老师第一次悄悄告诉她说:“大胆点,你一定能读好。”老师第二次悄悄告诉她的是:“刚才你读得很好,声音再大点就更好了。”这个女孩在老师的鼓励下,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大方。老师采用了“悄悄”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法,是为了更进一步保护这个同学的自尊,是为了更进一步地给她树立威信。
二、课堂上多关注
很多学困生由于上课不注意听讲,浪费了课堂上的时间,好动多变,知识缺漏,听课效果不好。因此课堂上一定要多关注学困生,一个期待的目光,一句鞭策的话语,都可以重新唤起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当他们听课不专心时,就悄悄走过去,轻轻敲一下桌子,爱抚地摸一下头,给予提醒。当问题回答错误时,就一遍遍给他们讲道理,讲方法。在课堂提问中要照顾到学生生,设计问题时要讲究层次性,把回答简单问题的机会留给学困生,让他们体会到成功与收获的喜悦。在课堂上要持之以恒地对学困生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愉快高兴地接受知识。如,课堂上默写生字简单的可以让学困生进行,有难度的留给学习比较好的学生。 在一次听讲中,有一个叫梁生的同学上课回答了对一个问题。这对他而言,非常难得,我抓住时机对他进行了赞赏:“很正确,梁生同学今天这节课表现很好,老师要奖励他一个红色的小旗。”红色的小旗很难得,按照班规,二十分才能加一面红旗。我对他的奖励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他的眼睛里放着光,显然,他没有意料到结果会是这么的好。这节课的后半节课他一改常态,身体挺得直直的,认真地在听课,没有做小动作,更没有和其他同学说话。我走到哪儿,他的目光跟随到哪里。是的,经常受批评的学生他们唯一不缺少的是老师对他们的批评。批评与不屑早已让他们漠然,他们触摸不到批评的温度,他们从早到晚都是在接受批评。他们缺少的是老师对他们的肯定,他们在每时每刻都在期待老师肯定,只有肯定才能让他们的心灵激起浪花,泛起涟漪。
三、作业上分层次
每个孩子的能力、智力等因素都不一样,在对他们进行要求时不能搞一刀切。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分层次布置作业。学困生的作业作业量可以少一些,简单一些。让他们蹦一蹦就能够完成。完成之后教师一定要多进行鼓励,也可以找个小老师和学困生一起学习,并且多鼓励多帮助。在完成的基础上在慢慢加深难度,并且一点点进行深化。如,一个叫杜敬的学困生在小老师的帮助下,做题的正确率有了很大提高,成绩也由五十分提高到七十分。比如可以选用“作业超市”进行。作业超市的难度可以分为几等,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还可以对学困生的作业多进行当面批改,指出错误,耐心辅导。
四、多和家长沟通
教师要全方位了解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每个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不同的,有的是家庭原因,有的是习惯问题,有的是智力因素等。教师和家长多沟通才能真正了解学困生形成的原因,进而帮助学困生进行转变。有一名学困生父母离异,父母都不在身边,平时跟着爷爷奶奶。不爱写字,抽屉脏得很,书包经常放在桌子下边,家庭作业也做不完整。可他的口才很好,有一次班级辩论会,我让他担任小组的主辩手,他口若悬河,为小组争了光,同学们都很佩服他。有一次周五放学我和他妈妈谈话了解到在家里是一个非常体贴人的孩子,孩子很不愿意父母离婚,每周五他都特别希望妈妈来接她。这个孩子也很可怜,我及时对希望孩子进行了表扬,肯定了他的优点,比如演讲,对同学的热心、诚实。孩子听到我对他的肯定,眼睛里闪着亮光。我还希望他的妈妈在双休日的时候能够多管管孩子的学习,他的妈妈答应了。在妈妈的帮助下,这个孩子的家庭作业有很大进步。不仅完成了而且字体工整。我又在全班对他进行了表扬。
教师还可以多利用家长会告诉每个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在家里同样要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有一个叫王振的家长说:“我是一个农民,什么也不懂,我从家长会上学会了发现孩子的优点,现在我特别希望开家长会。”学困生在学校的一点点的成绩,教师也要及时通过各种方法给家长报喜,学困生的家长更希望收到这些喜讯。比如,上课听讲认真的,积极劳动的,帮老师抱作业的,见到老师有礼貌的等老师都可以通过短信或者电话等告知家长。对于学困生教师要报喜多于报忧。
五、多发现闪光点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与赞美,尤其是正在转化过程中的学困生,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及时鼓励,表扬。比如有一名学困生叫李欣,他接受知识很慢,交作业的时间也比别人慢很多,但是字体非常工整。我就抓住这个闪光点对他进行表扬肯定,他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硬笔书法比赛,并且还获得了一等奖。他妈妈也非常高兴,逢人就说自己的孩子获了奖。这个学生各方面正在慢慢地进步着,虽然幅度很小,但是却在一点点慢慢地前进着。还有一名学困生叫张霞,第一天好不容易记住了一段话,等到第二天再问她,又开始疙疙瘩瘩说不下来,但是这个同学特别爱劳动,每次劳动她都抢着去,而且卫生做得特别好,我就专门让她做卫生小组长,她非常负责,每次值日都做得很好。我及时地给予肯定,她的自信心也慢慢在增强。学习上也在一点点地前进着。还有一名学困生画画特别好,我就让他负责板报,每期板报都办得有模有样,慢慢地学习上也开始感兴趣了。
六、树立自信心
很多孩子由于没有了自信心,在屡次失败中一次次受到打击,进而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导致各方面和其他孩子的差距越来越大。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就要想方设法重新让他们树立学习等各方面的自信心。比如在每学期的开始可以举行“我能行”的演讲比赛或者作文比赛,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强项,充分挖掘自身优点,树立自己的自信心。教师在找准时机鼓励表扬,树立“我能行”的信心,来促进学生努力进步。很多学困生孩子在这样的演讲中可以获得强大的自信心,他们会感到自己的某一方面是强于他人的。老师还可以在批改作业或者小测验时允许学困生有二次或者三次做题,选择最高分作为最后分数。上学期我们班举行了一次默写比赛,第一次有十几个学生在七十分之下,我允许他们二次或者三次做题,并且选择最高分作为最后的默写分数。有一个学困生叫祝纪宇,最后第三次做完之后他得了九十九分,我在他的卷纸上用红笔打了一个大大的“99”,他的脸上满是笑容,高兴地说:“我也得99分了……”在学习等方面选择竞争小对手,最后一名的选择他前几名的同学。有一名学困生是班里最后一名,我和他一起选择比他学习好前两名的同学,并且故意对他说:“你怕不怕他,服不服他?”他坚定地说:“不服!”我就故意让他们两个比一比,在相互比试的过程中,两个同学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学生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
八、抓反复反复抓
毕竟学困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与此相对应,学困生的转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师要做好长期转变的决心。允许学生有反复出现错误的可能,教师要抓反复,反复抓,慢慢就会有效果,学困生犯错误的几率就会越来越少。如有一个学生叫袁朝阳,长得很壮实,爱欺负同学。刚开始每天都有学生来告状,慢慢地四五天有一名学生来告状,我还和他商量让他担任纪律班长,到后来两个星期一次。其他学生也反映,他欺负的同学的次数越来越少。他还自觉请同学监督自己,如欺负同学自己对自己进行惩罚。一年之后,他不再欺负同学了,同学们都愿意和他玩。还有一个叫马明的学生,经过努力他转变了很多,虽然有时候他还会调皮,但是我总是微笑着,轻轻地,爱抚地拍拍他:“还不坐好?待会我要表扬了……”他总是扮个鬼脸赶紧坐好,他上课犯错误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教师在座位的编排上也可以照顾到学困生,同龄人之间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和学困生坐在一起,实行一帮一,学困生可以随时请教优等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时间久了,优等生好的习惯就会影响学困生。
一个学困生的转变仅仅只用一种方法来转变是不行的,常常需要多种方法的配合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总之,学困生的转化,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困生,一步一个脚印地将学困生转化工作做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