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计算并不难
范苇
计算在小学数学中占的比重很大,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直接影响孩子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虽然计算如此重要,但算术并不是数学的全部。在训练计算技能之前,我认为让孩子数数比计算更有意义。如何数数,怎么数数在我的博文里已经写过,这篇文章只专门来谈一谈训练计算的技巧。
对于口算,很多教师和家长都认为,只要会口算,能算得准,快一点慢一点,对数学成绩的影响不大。其实,在目前的考试体系中,这种观点并不正确。小学生的口算速度提高以后,学习学习兴趣会大大增加,自信心也增强。因为影响孩子成绩的可能不是计算的技巧,而是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现在,小学教学也进行口算练习,但是没有提出具体的速度要求。课标中对第一学段学生的要求是1分钟8—10道加减法或表内乘法。但是,按照这个要求写作业的速度会拉长很多。小学老师关注度有限,小学一个班五六个、七八十个学生,即便是小班教学也有30人,老师也无法一个一个地去测量他们的口算速度。
要想孩子计算的又对又快,家长就要多关注孩子,找到有效的练习方法。我提供一些方法供家长参考。
下面是20题不进位的加法,看看孩子写答案需要多长时间。
2+3= 5+3= 5+4= 2+5= 6+2= 2+4= 1+6= 4+3= 4+5= 3+6=
4+4= 5+2= 3+3= 6+1= 4+3= 2+3= 2+1= 7+2= 4+5= 6+3=
这20题不进位的加法,大人计算只需要10秒钟。如果要求孩子把答案写在纸上,当然,得数要全对,你的孩子能达到10秒吗?我建议你试一下。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完成这20题不进位加法口算,大多数需要60秒钟以上的时间,我曾测得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竟用了88秒。经过实际测量,你才知道,这个差距不是快一点慢一点的问题,而是相差几倍的问题。面对这一差距,很多人都会认为是年龄的差距所造成的。但实际通过训练,孩子可以达到比成人还快的口算速度。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进行训练。
(一)书写训练
小孩书写阿拉伯数字的速度不快,这是影响其运算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数学中,10个阿拉伯数字是数学作业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字符,同时也是小学生发生关键错误最多的书写符号。家长和老师们最头疼的就是小学生经常把6看成9,把8写成3之类的错误。家长们、老师们对学生的这种错误无可奈何,总是告诫孩子要慢一点,要细心一点,可是老师的教导,家长的呵斥总是没有结果,有些孩子直到中学这类错误也不见减少。早期通过写数的训练,这些错误是可以减少的。训练非常简单,就是书写10个阿拉伯数字:0、1、2、3、4、5、6、7、8、9、。经过不长时间的训练,小孩子书写速度可以明显提高,最好能达到每秒钟书写2个阿拉伯数字。
练习的时候为了减少枯燥的重复,我们可以采用“玩”的方式来进行的。
例如:组织比赛听写阿拉伯数字。孩子和孩子比;孩子和大人比;孩子和自己比。经过几次比赛练习,孩子书写阿拉伯数字的速度大大提高,孩子的书写速度就能接近大人了。
(二)计算训练,让“算题”变成“提取记忆”。
我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孩子做口算题,有的如2+3=,2+2=等,看一下就立即写出得数。但是有些题目,就不是这样了,如7+2=,4+5=等,总要稍微停顿一下,转一转笔再写。停的时间长短不等。而成人在做这些口算时根本不需要思考。为什么孩子和成人有这样的区别呢?
因为计算是抽象思维,孩子在计算时,需要形象的东西做支撑。他们最常用的方法是数手指头。数指头练习一段时间后,孩子会在脑子里“数指头”,虽然从表面看和成人计算没有区别,但需要时间在脑子里想象着有手指头在数。而成人对于7+2这样的口算已经用过成千上万次,当7+2出现时,脑子里会自动出现“9”,这叫“提取记忆”,也就是说不需要再计算了,只要“认”之后再提取答案就可以了。
成人是在“认”算式,小孩是在“算”算式。要想快速,就要让孩子也达到“认算式”的程度。
训练孩子“认算式”可以做一些口算卡。把答案盖起来让孩子认。例如:看2+3=以后孩子就直接“认”作“5”,口答“5”就可以了。不再把2+3=当作一个算式去算。开始孩子不习惯认这些特别的“字”。多练习几次孩子就会“认”这些出常用的算式。这和学拼音时练习“整体认读音节”的方法有些相似,多练几次孩子就能把一个算式看成一个整体了。
家长要根据小孩的学习能力,选择适当的练习内容进行训练。最好先练习5以内的加减法,再练习10以内的加减法。
(1)第一次做口算训练时,先让孩子算20小题,记下所花时间秒数,作为原始口算速度,供以后比较分析。可以自己定一个想达到的目标再进行练习。比如:20道题15秒。
(2)让小孩“认”下一栏20小题口算题,要求流畅,在认读时有哪个小题不流畅,下一轮认读,直至能将20小题一口气“认”下来。
(3)“认”的练习流畅后再写。每做一次训练,都与达标速度比较一下,看看有没有差距,掌握一门技术需要反复的训练。
(4)每做一次训练,都与上一次的速度比较一下,看看有没有进步。孩子需要及时鼓励。
(5)家长注意观察孩子在答题时的答题动作,如果孩子写答数时,在哪一题下笔与答数时有稍微的停留,就说明他这题还没“认”会,还需要训练一下“认”算式,可以把这些题收集起来再认一次。
请家长与不要忘了作下记录,这种记录是非常有用的,记录很容易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能让孩子找到成功的快乐。在训练孩子计算时,时间不要太长,一次20分钟足够。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比赛,这样孩子更容易达到兴奋点。
任何一种技能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坚持训练一两个月,孩子就会发生变化。家长要及时和孩子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一年级的家长可以马上试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