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系统性强,很多数学知识都是来自生活中的很多实例,所以课堂上当孩子们学到一些数学知识的时候,都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是让孩子们用数学的语言进行描述的时候。孩子们往往会前言不搭后语,很多时候孩子会用生活的语言去描述一些数学概念、公式、定理,但是就是不能用严谨的数学语言去总结概念,归纳定理。
如何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因为孩子们数学语言的发展,其实质就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增强。数学语言是孩子们学习数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学好了正确地数学语言才是真正学好了数学。所以在课堂上我非常注重对孩子们数学语言的培养。但是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两堂课就能完成的。
比如当孩子们进行口算计算的孩子,孩子们往往只会说出得数,而不把算式完整地读出来。这时候我就会提醒孩子们说:“请你把算式完整地读出来好吗?请再来一遍。”如此说得遍数多了,孩子们也就掌握住方法了。以后再回答口算题的时候,就会很自觉地把算式读出来。后来连竖式计算和脱式计算孩子们也会很自觉地读出算式之后,然后再说得数。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地方就是小组交流的时候。每次在课堂上要求孩子们进行小组交流的时候,我都会给孩子们提出非常具体详细的要求,然后要求孩子们在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话说具体,说完整,才能更好地让同伴理解你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因为交流数学是课堂必不可少的要素。孩子们拥有一个良好的交流氛围和交流习惯之后,就会思维更活跃,数学语言发展很丰富,更具体。如果孩子们在课堂上缺少了交流,就会让课堂变得缺少生机,同时也阻碍了孩子们思维的发展。
但是孩子们随着年级的增高,课堂上爱发言的越来越少了,怕出错,顾面子,导致他们不主动举手要求发言。这也是阻碍孩子们数学语言发展的一个难以逾越的屏障。因此我注重在课堂上为孩子们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给孩子们搭建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使孩子们能够了乐学、渴学、会说、敢说。
小组交流完毕之后,让孩子们进行小组汇报的时候,也是一个培养学生数学语言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机会。因为小组汇报不仅能够让孩子用数学语言把自己内心深处整个的思考过程得以完整地展现出来,而且还会组织自己的语言,让自己不仅要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而且还会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从而让孩子们能够对自己的数学语言发展得到进一步的提炼和归纳总结。
对孩子们数学语言的培养,教师的语言导向作用很重要。因为教师的引导是孩子们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必要保障。数学语言不同于简单的书面语言,也不同于生活语言,它的特点是准确、简洁和严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而小学阶段学生的语言表达往往不够严密,缺乏逻辑性,语言的组织能力相对比较弱,这样就阻碍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正确表达,其数学思维得不到正常反映。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是引导孩子们由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过渡的导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发展。
在教学中,我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语言要求和语言表达模式,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有条理地表达。如果学生能在课堂上听清楚老师的提问、讲解,那么必定会由“会听”转变到“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