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耕耘洒滴滴汗水,家校携手育莘莘学子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家长会发言
在这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时节,我们再一次带着希冀、携着梦想相聚在此。为了孩子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我们一路相伴,共同走过了两年半的时光。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想您除了为孩子的成长感到喜悦,也会增添更多的担忧:孩子升入三年级了,一切都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语文知识的学习更加广泛,是否还能像一、二年级那么轻松自然?怎样让他们在小学阶段的后三年跑得稳、跑得快、后劲足呢?下面我就语文学习的着力点和大家交流我的建议。
1、关于汉字书写
从上学期我们就开始使用钢笔,绝大多数孩子已经运用自如,钢笔字规范美观。由写铅笔字过渡到写钢笔字,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有:执笔方法不对、写字姿势不正确、笔顺写错、出现错误很难修改和无法保持作业本整洁等。这需要我们提醒孩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应具备的一项语文基本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有熟练的写字技能,是我们的目标之一。写好汉字很重要。写一手好字,不仅关乎个人脸面问题,而且可以修炼个性情操。
2、关于课本生字
抄写和听写生字词是十分必要的,是让孩子积累词语的重要途径。可能有的家长会说,这几课的词语前几天抄过了,怎么还要抄,其实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很容易忘记,需要不断地巩固,因此,希望家长能够理解并给予支持,在家里能够及时督促孩子按时、认真地完成家庭作业。我在这里要向大家说明一下:每个孩子的情况是不同的,动作快的孩子会迅速认真地完成作业,质量也比较好,觉得作业太少;但有的孩子边写边玩儿,注意力不集中,当然就会花费很长时间,他们觉得作业负担很重,因而让家长也误以为作业太多。
3、关于课文背诵
我们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背诵抄写优美句段都是积累的最佳途径。背诵是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背诵是学生积累、丰富知识的重要手段。背诵可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学生只有积累大量优秀的诗文词句,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的吸取其中的精华,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指导学生背诵课文就是潜移默化地指导他们习作。抄课文不但能增强学生对文字的识别感,还能对他们平常说话的连贯性有所帮助。
4、关于日记写作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正式开始起步,这是小学生从口头语言转而发展书面语言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决定学生走稳习作之路的关键一步。尤其是三年级,作为作文时代的开端,三年级作文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作文和语文水平发展。要写出好文章,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从平时做起,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善于积累等等。提高习作水平除阅读之外,最重要的还要写好“两记”:读书笔记和日记。写读书笔记就是摘录书中的优美词语,妙语妙句,精彩片段……它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所以要让孩子们大量阅读课外读物,作好课外读物的读书笔记,并反复吟诵,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就会涌向笔端。写日记也是一项有效的训练措施。日记形式灵活,内容自由,训练多,容量大,是提高自由写作水平的捷径之一。天天动笔就会开阔学生的思路,积累大量词汇、语言素材,越写越熟。而且日记也是一种积累材料的过程,平时积累,作文时选择使用,“活期储蓄”,随用随取,只有用心把事记下来,写成日记,哪怕只是一两句话,日积月累,时间长了,就会使自己所写的日记由点到浅,由线到面形成精彩文章的“雏形”。
5、关于预习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动了天君(大脑),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三年级学生处于低年级向中年级过渡的时期,对文章的理解等方面要求逐步提高,预习绝不能仅仅停留于文章的表层,应该逐步引导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怎样预习呢?归纳起来就是一读二查三思四写。“读”就是读课文。学生预习时初步要求先读准生字,读准生字再去读课文。边读边发现课文中难读的地方,不会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直到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达到这样的要求以后,再去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边读边思考,有不理解的地方要做好记号。“查”的范围包括查字典、词典、背景资料、课文中涉及的各种知识等。查可以读前查,可以读后查,也可以边读边查。这要根据预习的实际情况而定。例如,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随时查,并做上标记。而对于不理解的词语,最好是在读通课文后再查,这样对理解课文更有帮助。那在预习指导时,就应该指导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等多种方式搜集有关的资料,以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理解课文内容。“思”即思考。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会思考的预习,才是真正深入的预习。其实思考不是孤立的,在整个的预习过程,都要思考。读课文时的思考,查阅时的思考,对心中疑惑的思考都是“思”。在读文章的过程中,思考课文告诉了说了什么,自己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还想知道哪些问题等。“写”就是写下来,把自己预习的收获用书面的形式写下来。
6、关于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是对学生的一个阶段性学习成果的检测与验收,便于我们及时发现学生薄弱环节,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复习巩固。每次测试的卷子我会及时发到孩子手中更正,希望大家收到短信后能看一看孩子的学习情况,不要只关心分数,更要和孩子一起总结得失。
7、关于课外阅读
每次的家长会我都会讲读书的重要性,目的就是让大家我和携手把我们的孩子打造成博学多识的书香之人。读书的好处我在以前的家长会上也讲过很多,它能提高修养、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愉悦思维、陶冶情操,这里就不再赘述。好书交换继续进行。
8、关于博客、开展活动、寒假作业和期末考试。(略)
让孩子学好语文,家长不做旁观者,和老师一起做他们的引导者促进者,愿我们经常联系沟通,凝心聚力。一代文豪冰心曾经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我们的孩子需要的也正是这个。让我们共同为孩子们撒下美好的“情”和“爱”,相信他们一定会开出最美最亮丽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