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论坛
是的,人生在世,会有许多的不公平,不公平从来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所以,你可以化悲愤为力量,但你不能怨恨,因为怨恨只能使你更偏激,更不理智,甚至造成更大的失败。《成长需要生命的陪伴》一文告诉我们:养育孩子,除了经济上给予充足的供给,还需要父母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的投入,这样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美国学校的远足活动》让我羡慕,美国小学生的生活是多么丰富多彩,他们有更多的参与社会实践的活动,虽然我的孩子生在中国,但我们可爱的
读过《窗边的小豆豆》之后,常常羡慕小豆豆的幸运,可以上汽车当教室的巴学园,天天可以听到小林校长“你真是个好孩子”的赞美,上学是如此的令人神往,多么有趣的一个学校,孩子怎么会厌学呢?我们的现实情况是孩子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束缚在课堂里,局限在教科书里,而能够培育孩子性情的美术、音乐、体育成了副科,我们的孩子变成了学习的机器、考试的机器,而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一无所知,在诸多不幸之中,我们这群孩子是幸运的,他们有一个极力想创造一个巴学氛围并正在努力奋斗的
和孩子共同读了《这个世界公平吗》,在孩子成长中,我们总想给孩子灌输纯真、高尚的理念,想让他成为纯真高尚的人,但社会上又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会让孩子无所适从,让他们觉得和他们想象的童话相差很多,怎样让孩子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永远保持纯真高尚的天性?一是培训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孩子追求真、善、美,让他知道什么是生活中应该追求和坚持的,什么是应该杜绝和摒弃的;二是从一点一滴培养孩子宽广的胞怀,为人处事有一个豁达的心胸,在生活中不斤斤计较,不吹毛求疵;三是有了前两项的基础,孩子能区分善恶,能明辨是非,即使遇到了不公平的事,要么用智慧去处理,要么用心胸去消解,不论在什么处境中都有积极向上的心态,让我们一起努力!《远足活动》使我想起了我们小时候学校集体包场电影、组织集体参观烈士陵园,还有好多春游、夏令营集体等活动,现在学校组织的活动少得多了。迎合孩子的天性、培训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和参与性的远足活动还是应该多多组织,并且应该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有益的活动是会受到孩子喜爱、家长支持的! ——杜习翔家长
每一期的家教资料,都给孩子读一篇,然后交流亲子共读的感受。《这个世界公平吗》,读完很受启发。我们不是整天也喊不公平吗?其实公平与不公平只是相对而言,是一个人的心态,是和个人努力分不开的。当你埋怨自己是穷人时,做了什么努力;埋怨身体不好时,你的生活方式又是什么样的?当一个人外表丑陋,他就会努力修饰内涵,有位哲人说过:上帝在这里关了门,就会在那里找到窗,我们能作的就是以积极的心态改变现状。 ——曹钰嵩家长
《美国学校的远足活动》一文令我颇有感受。回想起学生时代的我们,那一些精彩的课堂,美妙的文章以及概念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留给我的仅仅是“知道”而已,而要说起曾起经历过的活动,其中难忘的片断,虽然年代已久,但仍想娓娓道来。难忘每年的清明前后学校组织的烈士陵园扫墓活动,我们佩带着自己或妈妈制作的白花,去缅怀那些永垂不朽的先烈;难忘“灭四害”活动时,我们一手拿苍蝇拍,一手拿小瓶,拍死苍蝇,用针扎起,放进小瓶,难忘到汤阴县岳飞庙瞻仰民族英雄,难忘到林县山区看到山区的农民枯井取水的艰难;难忘到废水厂参观,污水怎样一步步得到净化;难忘到饼干厂,看看机器如何流水作业,制成一袋袋香甜可口的饼干,这些比任何文字,任何图像都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经历过的难道会忘吗?我渴望孩子早日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就让孩子早一些去涉足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给予的教科书吧! ——李祺佳家长
感
《成长需要生命的陪伴》一文中折射出现代的家长或忙于事业,或忙于自己的喜好,而忽略最爱的孩子,正如同我这个母亲一样,从小给予孩子亲子阅读时间少之又少,总是觉得自己有多么忙,其实反思一下是自己给自己找借口,好在儿子遇到了
看完家教资料《这个世界公平吗?》深有感受。世界很大,生活很奇妙,快乐和烦恼同时并存,有时给我们烦恼,有时给我们快乐。地球本身就是不平的,一不小心还会平地里摔跟头。生活中一帆风顺的事不多,几乎每天都会遇到一点烦心事,遇到点障碍,什么人都会碰到不顺利的事,什么人都有烦恼。这是社会的正常现象。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不公平的事有时有形无形地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麻烦,那就需要我们如何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和认识这个问题。如果以一个平常的心态去看待这个问题,谨慎处事,你就不会有烦恼,心理就会平衡,你就会快乐。如果以一个忿忿的心态去对待这个问题,你就会自觉烦恼,情绪激动,莽撞处理,会使事情越办越糟。
——琚蒲竣家长
多陪孩子,陪孩子游戏、陪孩子运动、陪孩子阅读,这样的共同活动既可以增进亲子感情,又可以随着孩子学到许多知识,保持一颗童心,何乐而不为呢? ——杜星宇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