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

大东奶奶与大东的妹妹--菲菲

大东的两个妹妹---菲菲与彤彤

我也站在兄弟的大门前留个影儿
今天已经腊月二十七了,大东的英语班终于放假了,但奥数班上午还要再上一次课,只好请假了。这不,一大早地,就开上车送大东与奶奶回老家。
----回家的路----
将近一年的功夫,没有摸车了,还有些生疏的感觉。好在过去的印象还在,回家的路还记得清楚。
出来安阳,107国道上印象最深的就属汤阴的三个铁路道口了,确实太差劲了!或许和自己的本职工作有关吧,这铁路上的设施应该维护得更好一些呀!再让人难忘的就是鹤壁的收费站了,原以为国家政策一出台,这个收费机器可以关闭了呢!怎么觉得好像又往西移了位置,并改名为“北阳收费站”了?再让人印象深刻的就属卫辉的石灰粉尘了。古代的愚公移山今日成了全民开山,山石开采、粉碎在国道旁边林立,再加上今天寒潮带来的狂风,卫辉的道路简直陷入了灰色的浓雾海洋......
虽然是新乡人,但从小去新乡的次数不多,所以到了新乡市区总容易迷失方向,所以,在新乡南边的定国就拐入新区直往西走,绕开市区,直奔南桥,人民胜利渠旁就是回家的路,那种感觉就像真的到了家一样,一望无际的麦田,浑黄的黄河水滋润着的干渴的土地,我的家到了!南边是人民胜利渠,北边是京广铁路,脚下是古老的新-郑公路,那熟悉得都不能再熟悉了!
----短暂停留----
过了忠义火车站,下了地下道,就到了大东最喜欢的大姑家。因为那儿有饲养的小兔,更有最亲大东的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倩倩姐姐。
一到大姑家,大东就疯开了,农村小店的炮可便宜了,买炮、放炮,不亦乐乎!
吃过丰盛的午饭后,马上向大本营--职王村进发,大东非得让小倩姐姐一块儿去。愈近目的地,愈熟悉,内心的感觉愈强烈!
终于到了家了,兄弟高兴得非要去地里挖点儿藕不行!俩小侄女都长大了,也越来越可爱了,大菲变得有些害羞,而大彤却还是实强得很,手直往兜里伸,想要零花钱呢!
时间不早了,兄弟还在地里挖藕呢,自己也忍不住去地里看了。村边的这片责任田现在各家各户都种上藕了,兄弟拿铁锨挖了一锨,就看到藏在泥里面的藕了,由于泥土太硬,不能硬拿,只能用铁锨小心把旁边的土铲去后,才能完整地露出来。真是太麻烦了,一再告诉兄弟别麻烦了,但兄弟还是不听,依旧挖个不停!
----返程之旅----
两点多了,给兄弟说一声,拿着刚刨出来的藕,从地里回家。
给妈妈留下点钱儿,再把大东与小倩送到大姐家,最后捎上妻家的外甥和外甥女,开始返回安阳。
到新乡的时候,决定走市区一趟吧,但还是在体育中心附近走错了路,害得前后瞎转了半个多小时,最后还是返回到体育场附近拐向了新区的路,看着市政府那座标志性建筑的时候,往东一拐,就开始步上了107国道北回之旅。
市区外的三岔口标志被拆除了,改成了绿化隔离带。拐向卫辉后,就一路坦途了。或许是由于年前匆忙心急的缘故吧,这一会儿的功夫,路上竟然看到了两起车祸,看着那恐怖的场面,更加提醒自己要小心慢行,安全返回才是最好呀!
到了安阳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慢悠悠地竟然用了三四个钟头,到底和上午走的心情不一样呀!
----给大东的话----
一直想锻炼锻炼大东的独立自理能力,这不,趁着过年放假,大东竟要陪奶奶回老家过年,咱是大力支持,边电脑也给大东带上,还重新装上了大东爱玩的红警。大东唯一遗憾的就是老家没有网络呀,无法通过QQ和同学们联系了!
真的要走的时候,大东又有些不舍得:董老师布置20篇作文怎么写?我要是想你们了怎么办?这话一说出口,真让大东妈妈有些想流泪的感觉,自己则赶紧在一旁打气:这是很正常的,就像你第一次去少年军校军训,就像你第一次上幼儿园一样,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但要多想想好的方面呀!老家有纯朴的人际关系,有那么多喜爱你、心疼你的人!
大东真的长大了!开始快乐起来了,本来还想接着叮嘱几下大东的学习、生活情况呢,还没开口,大东就把咱的嘴给堵上了:你别说啦,别说啦,你啰嗦不啰嗦!
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看着吧,虽然不知道大东这次回家过年会是个什么样子?但总希望他多经历些,多接触些,多了解些与平时不一样的日子,不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