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在自己的教学中整点小特色作文

2019-07-15 
更新时间:2015-8-21   ——我的成长历程梳理(五)     自上班的第二年起,当自己有了一点点教学的经验之后,在阅
    更新时间:2015-8-21

   

——我的成长历程梳理(五)  

   

自上班的第二年起,当自己有了一点点教学的经验之后,在阅读了一些教育教研类的书籍的基础上,我踏上了一条自我创新的旅程——在自己的教学中整点小特色。  

还记得刚步上讲台的我,没有任何的经验可谈,只能靠自己的热情与认真,时间与耐心,和学生一起进步,才能让自己的考试成绩不落于人后。当然,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无论是我还是学生都是身心疲惫,更不益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一定要改善这种状况。”这种声音在我的心底呐喊!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兴趣,又不占用过多的课余时间,我只有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于是,我日夜加班地苦读一些名师如于永正、窦桂梅的书籍,寻找出路。  

后来,在别人的经验基础上,我寻找到了一条出路——在自己的教学中整点小特色。于是,这十余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在教好份内功课的同时,再做一些与之相关的小活动。  

一、早读十分钟——古诗一首  

《晨读10分钟》,是我喜欢的一本书。读了若干遍,当然从中收获了不少。于是,根据自己班学生的实际,我没有照搬别人家的经验,而是做了一些调整。2005年的秋季,我开始了每天早晨一首古诗的教学活动。  

当然,早晨来到后,孩子们最有益的活动就是晨读。如果读课本,那只是把前一天晚上的家庭作业背诵课文的项目来放在早读。所以,对于一些孩子来讲,这反而成了不完成作业的一个理由,也成了家长不配合学校工作的一个说辞。考虑再三,最终还是决定,每周的一至四预备前的10分钟,我们学习一首古诗,周五做四首古诗的复习。  

这首古诗由我首先抄写到黑板上,抄写过程中,学生只看只认只读,不作抄写。然后,我再让学生自由读诗,同时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接着,我来读讲此诗,当然,只是一些比较浅显的讲解,更多地则是结合生活实际,来解理诗的大概意思,不让学生死记硬背,只要求理解即可。最后,学生把诗抄写在专用练习本上,认真对照,不许有任何错别字。这样做,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积累诗词知识,同时还能够将古诗融入生活、融入写作,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还记得当年,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班的孩子在作文方面就有了很明显的进步,很多孩子在写作时都能把学习到的古诗诗句运用到习作中去。当然,还有很多特别出色的孩子,能够自觉地去翻阅唐诗宋词,主动记忆。  

我想,这样的活动不但不会影响到语文教学,反而还会促进语文教学。  

二、放学后十分钟——共读课外书  

在教学中,最难提高的就是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习作水平。这两个都是慢性的活儿,出效果较慢,所以一直以来,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于是乎,我把在书上学到的知识——加大阅读量,提高学生习作水平运用到了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中去。  

那是2006年秋天,我又一个新的创新开始了,每天下午放学后的十分钟为班级共读时间。只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我们学校下午放学铃敲响后,是按年级头往外走的,我班是高年级,所以放学后十五分钟,能挨着走,就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在这个空当,让学生做家庭作业吗?本来说,这是可以的。可是后来,我发现,有些孩子总是想把家庭作业全部写完再走,反而影响了放学的时间。于是,我下了一条死命令,下午放学后离校前,任何人不准做家庭作业,只准阅读课外书籍。  

还别说,真是一呼百应。第二天早晨,就有孩子从家里带来了自己想看的课外书籍。为了能够统一,我指定了几本,还真凑巧,大部分学生都有这样几本书,通过同学们之间的互借互换,七十多人的班级,做到了人手一册课外书籍。  

在我的带领下,只要到放学时间,我们大家就开始阅读。我给自己定下任务,此时,只读儿童文学类的,最好与孩子们的一致,以便大家交流。学生看我都在读书,自己也不好意思再说话了。日复一日,半月过去了,奇迹出现了。孩子们能够自己独立阅读了。有时候我可能要晚去教室一会,当他们记下了所有的作业之后,就会主动拿出课外书籍读起来。看着孩子们读得如此起劲,我又出新招,在阴天下雨的体育课或在副科请假的空当,我在班级内举办读书交流心得活动,大家每人两分钟,随意说。旨在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表达的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有登台的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发现自己优点的机会。  

就这样,活动开展了一个学期后,孩子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仅没减,反而还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了,同时在作文与表达方面,有了相当的水平!记得当年学校演讲比赛时,我班的学生就有两个孩子有了去学校演讲的机会,并拿出了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好成绩!  

三、每两周一总结——小故事续写  

2004年秋天,我所带的班级是四年级七班。这班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爱读童话故事书。可能是因为班级里的大班长曹宁的缘故,这孩子在班级里威信很高,而且讲故事的能力特别强,第二学期时,曾代表我们虞城县实验小学去商丘参加讲故事比赛,并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读童话故事,有一大好处,那就是对于一些小动物有着特别的情感,对益于作文修辞拟人手法的运用,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想像力丰富。抓住孩子们的这一特点,我想到的活动是小故事续写。  

我将班级的孩子们按自然组划分,每组10个人。这样两个周孩子们轮着一次续写故事的机会。为了不让孩子们争写或不写,我让他们10人,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谁是第几个写。要续写故事,我引导孩子们,首先由大家决定故事的主人公,不低于四个,然后围绕这四个主人公自定故事情节。同时要求孩子们,每个人在编写故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故事的完整性,最好能为下一个写者悬念,便于下一个伙伴下笔。  

两个周过去了,孩子们的小故事,就是十篇小作文,而且这十篇小故事,还是连贯的故事。当我们在每个月的后两个周进行交流的时候,每一个写者都会把自己当时写作时的想法讲述给大家,这样更便于大家阅读。之后,小组与小组互换欣赏,共评共析。  

这是一种无任何限制的发挥,孩子们随心所欲,没有压力,似乎作品的成型性,作品的可读性,作者水平的真实性,更明显!  

一个学期,孩子们有了三到四次的练习机会,还是很知足的。有的孩子,在阅读写作方面,有着自己独特见解,在完成老师所说的分内续写后,还会自动组成组合,如赵丹、石焱文、杨烁、邵文蓓等孩子自发组成新的小组,再做自己喜欢的故事续写。《小熊历险记》就是他们的杰作,虽然她们有点仿照《鲁宾逊漂流记》的写法,但是终归是孩子们自己想出来的故事情节。  

记得在全班传阅之后的交流会上,大家赞不绝口。  

在我的教学活动中,我还曾做过“师生学后感受的学后感”活动;“文本相关链接资料(如:作者、出处、时代背景、词语典故等)查找”活动;“三段三环七步骤”作文训练活动;每周一阅读训练活动;每天一句名言活动;每周一善事活动;每周一感恩活动;每周一记事活动……就是这些小小的活动,成就了很多的孩子,他们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找到了更多的学习乐趣,尝到了更多的甜头,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真正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当然,这也丰富了我的经验,有时候甚至减轻了我的教学负担!  

在自己的教学中整点小特色,不失为语文学习的一条幽雅小径!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