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和郭丹谈作文(三)作文

2019-07-11 
和郭丹谈作文(三) 一、关于作文分类训练的问题博乐 2008-08-27 10:26:00徐老师,我有这样一个想法:把作文分为
 

 

和郭丹谈作文(三)

 

一、关于作文分类训练的问题

博乐 2008-08-27 10:26:00

老师,我有这样一个想法:把作文分为写人篇、写景篇,写事篇、想象文篇章等,专门讲解技巧,后面是根据课本所给题目来进行练习的篇章。只是一个想法,您看行吗?想把培训课程分为生活作文和应试作文两部分。

*炉中煤 2008-08-27 12:19:02

你好,你的这个想法很好,把作文分成各种不同的专题进行训练.不过我也说说我的想法.

这样的问题并不是不可以,首先在市场上的作文选的分类多数都是这样的方法.其次,这样分类可以让孩子更好地掌握写作方法.再次,分类写作训练,具有更明确的方向和主题.

但是我也有些不一样的意见.

首先,分类的方式是不是在这样的只有几十篇甚至十几篇的教案中有些多此一举.只要我们按照这样的内在逻辑安排就可以了.

其次,专题讲解的技巧这一点,我也考虑到了,正在进行当中,不过我做得不算透彻,就是将每一个话题进行了说明.分成了两个小部分:"课题说明"和"训练切入点".这样容易把握在训练过程中的重点,直到新方向的写作,避免落入窠臼.此外,在整个教案的设置操作的过程中,也已经根据现实的情况进行了必要的分析,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基本思路是一致的.

再次,如果经过大家的考虑,认为专题训练有必要,我提出一个建议,那就是将我们的训练教案编辑成一册,合并起来,这样才更有阶梯性,专题的价值也更大.体现出来了整个小学阶段的写作训练过程.

对于你说的第二个问题,我的看法是这样的.把教案内容的分类,分为生活作文和应试作文,我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生活作文就是很好的应试作文.这里面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应试作文注重的是整体性.所谓的整体性就是不仅仅是文章的内涵和结构.还有更多的得分事项,比如内容,语言,结构,字体,卷面,开头,结尾,修辞等等,这些都在主观的好恶之列,而且很大一方面注重了形式,所以在生活作文的平时训练中,只要注重了就完全可以成为很优秀的应试作文.我们在教按设计的时候的落脚点就是怎么样写应试作文,而真正的应试作文也不应该是空洞无物的,而是教给学生怎么从生活中取材的问题.我想我们在做整个工作中的这一点的意义更大.

博乐 12:27:51

所说的应试作文就是命题作文,是从题目着手调动情感。生活作文是从情感入手,比较随意,缘情而发。这也只的我的一点想法,不要让我的想法影响您的整体思路。我想语文有基础知识手册,有文言文知识手册,作文有没有比较系统和手册。我一会把高年级的和低年级的教案都给您发过去。您看看和您的体系不一致的地方您都可以改一下。

*炉中煤 12:35:30

我尊重每个人的任何一个想法,而且对自己都很有价值.只有思想的碰撞才会有火花的闪现.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理解,就是我们讨论的切入点.你的每一个想法都是很必要的,而且我也会很认真的补充到整个过程中,这样才能做出来高质量的成果,对我个人来讲也是一个更高的进步.

对于每一个人的学习,都是重要的.无论是哪一个人,都有我们需要学习借鉴的地方,更多的交流和学习,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去努力做到的.其他老师的做法自然有他们的独到之处,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对我的促进.

博乐 12:37:36

呵呵,谢谢您给我发言权

*炉中煤 12:38:18

认真来说,其实我应该是在你的指导下工作的.

博乐 12:43:20

不对,我只是一会就蹦出一个想法,因为我没有自己的教育体系。所以想法比较乱,正是和您的对话中我才能使自己头脑清晰一些。

*炉中煤 12:45:52

你的每一个蹦出来的想法就是最宝贵的.

这就是灵感.我记得这个问题我们讨论过了,在我们捕捉到了灵感后,再经过理性加工的灵感,就是一项重大的发现.我们完全可以从很多的科学家和思想家的例子中看到证明.

博乐 12:47:17

现在完全以您的教育体系为主线,您看怎样修改合理。

*炉中煤 12:48:13

我会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参考多方面的意见,不断完善的.

二、关于口语交际与写作结合的问题

博乐 2008-08-27 10:28:03

另外有一个疑问:口语交际怎样才能和作文结合起来?谢谢。

*炉中煤 12:31:10

对于你说的口语交际和写作训练结合的问题,这个问题我在作文训练的教案中也已经是用了几个,不知道其他老师是不是注重了这一点.

口语交际和写作训练的结合,这是教材和大纲的要求,也就是说"说""写"结合训练.这也是注重语言"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的体现.

口语交际是一个在写作中我认为并不算小的话题,而且应该包括很大的范围领域,在每册课本上都有这样的口语交际训练,他们训练的也是一个点.更多的也是从生活的实际出发的,对于作文来说,属于体验和搜集材料的过程,这完全可以作为我们写作训练的课前准备,也就是我们写生活作文的重要途径.其实从我们语文改革的目前方向来讲,他们就是注重了这一思想体系,听说读写的四项能力并不是个裂开了进行的.你说的这个建议我认为是可以的,我们应该更多地从这样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体验中进行写作.这样才是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文章才会有思想有灵魂有生命.

博乐 12:34:21                                          

您说,口语交际能直接成为作文吗?就是把学生说的即时写下来。

*炉中煤 12:43:52

你说口语交际是不是可以直接写成作文的问题.如果你拿到了教科书和参考书,你会发现,他们是一个整体,都是口语交际在前,写作在其后.而且每单元都是一个训练主题,这个主题也就是前面的课文的主题,口语交际和写作和他们紧密相连,而且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属于在对课文的理解分析基础上的操作和运用,也就是说是进一步的"说写训练",只有达到了这两步,才算是真正掌握了某一方面的知识.很多老师都会考虑到学生的基本口语训练之后的写作方法指导.其实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写作方法.

三、关于几个阶段的作文训练

博乐 12:52:52

我个人觉得高年级的教案很详细,但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游戏似乎过多,那会不会起到负面的作用?

*炉中煤 12:53:46

这是他们7月底和我差不多时间交上来的修改稿么?

博乐 12:54:19

是的,但改动不大。

*炉中煤 12:59:09

他们的思路和设计都很好,高年级的很有我学习的地方,而且具体,比较详细.低年级也许是年龄阶段的问题,我不太了解.或许就应该以活动为主,能写下来一个小片断练习就很好了.但是如果我们用目前这样的内容出书或者作为培训教材出现,那让人笑话.-----说了这样伤人的话,我们一定要加大修改力度,完善每一个教案结构中的细节.我想他们也应该在不断的修改过程中吧.

博乐 13:00:53

好的。您辛苦了。

*炉中煤 13:00:54

小学低年级阶段我认为首先能够把口头表达和写作结合起来更为合理.说写训练同时进行.注重孩子的有话说、愿意说就是达到目的。

博乐 13:02:14

那需要给出一些写话句型吗?

*炉中煤 13:05:02

可以,尤其是刚开始学习的孩子.不过还是侧重在口头表达的完整性.尽量避免都是单句型的训练,一次作文一两个句型就够了,毕竟孩子的说话不是一两句话.句型只是重点训练的.我的意见也仅供参考,我毕竟和小学低年级有脱节。我特别喜欢你新发过来的低年级这几个。我认为这样很好。他的开头那个"解码内容"和我的"课题说明"一样.

博乐 13:11:41

惭愧,那个解码内容是我乱填的。那里有颜色的字体都是我乱填的。您看黑体的吧。

*炉中煤 13:16:35

我喜欢的就是这些彩色的内容的变化.这样我认为才是完整的,才更有操作性和指导性,更便于其他老师能够拿来使用和了解我们的设计意图.你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和老师沟通,是不是能够根据这样的格式来修改.你说话要带有指导性.

博乐 13:17:26

明白。               

四、关于英语作文和汉语作文的关系

博乐 13:25:45

我再问一个工作上的问题,您 说英语作文和汉语作文有交集吗?

*炉中煤 13:26:21

有交集?什么意思?数学概念么? 还是逻辑学概念?  

博乐 13:27:26

逻辑概念,它们有相通的地方吗?可能融合吗?

*炉中煤 13:36:05

首先我说明,我对英语是个文盲,对英语作文更是个文盲.

但是我作为一个门外汉来说,我也有我的看法.我认为他们二者都是语言.但是我以前的认识,仅仅还是把英语当作一门语言来学习,忽略了他所带出来的思想内涵.这也就是说英语应该和汉语一样,不但应该具有工具性,同时也还要具有人文性.所以任何语言表达出来的并不是语言表面的东西,还要追求内在的东西.英语也是这样,句式的使用和句子的通顺只是外在的表现,关键是我们用同样的词汇和句子表达什么样的内容.这两种语言在作文方面我认为最起码都应该注重的.

对于逻辑学上的这个概念,我是七年前学的,具体的理解不太准确了.但是二者的相通肯定有.如上所说.毕竟我对英语的文章读不出来多少.但是我也不时地会去读_尽管我很困难的去读.但是我还是发现英语自有它的妙处,表达思想的方式.虽然我是个英语文盲,但是我并没有失去兴趣.这对于别人来说或许是一个矛盾.

在写作上的问题,我想和别人写出来的好文章,应该是一样的.

博乐 13:42:58

我和您的感觉一样。我同样是一个英语文盲,以前不喜欢学,现在想学,总是没有毅力。我有时在想如果能像对待母语那样对待英语,可能就不那么难了,我们也没刻意地去学语法,大家都会说了。这两天在研究瑞思学科英语,它是浸入式英语,把英语渗透到各学科中。

*炉中煤 13:56:57

同意。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