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3 星期日(晴)
我给儿子留纸条
今天要去参加教材培训,因路比较远,需要20分的车程,加上担心中午的饭菜儿子受影响,一大早就开始为中午的菜忙活。中午到家已经是11点40分,午餐基本上没有多大影响。但,老实地讲:心理还是紧张了一阵子。
医生嘱咐本周菜不能有辛辣,菜的味道自然不如之前的味道可口(儿子爱吃辣椒)。为不受影响,我准备的了儿子最爱吃的:西兰花炒虾仁、香菇油菜、红烧茄子、粉蒸糯米排骨。
最后一道菜是早上走的时候就准备好的,所以,没掉场子哦。
饭菜停当已是12点5分。还有5分钟的时间,我溜达到了儿子书桌前,今天儿子读的是约翰克里斯托夫(下),已经读到了87页。《资治通鉴》读到了74页,桌子上还有一个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书签。《古文观止》在反扣着,在读《阿房宫赋》。我的天,多管儿齐下?
“我说他爸,你说儿子累不?”
“会了不难难了不会,有兴趣就不会觉得累。”老公说得在理儿!尽管人家不懂教育,但此话多少宽慰了我那颗疼儿子的心。但是最后,我还是按照我的想法给儿子留了个纸条儿:
“儿子,你的阅读坚持得很好,但是注意别累着!妈妈今天去参加培训,不知道能不能按时回来,如果不能,请先吃桌子的水果。”
午饭时间 :孩子谈喜欢的老师
12点10分,儿子准时进门---“我回来了!”声音高亢洪亮。一听这声感觉象是有好消息。没等问事儿,儿子书包都没放就开始了。
“这老师都象程老师那样就好了!他讲课特别有意思。他上课没有一个打瞌睡的。他上课我一分钟都不敢走神,恐怕哪一句掉了思考跟不上......”儿子说的很兴奋。只要一说到程老师,他总是满眼里放光。
孩子是在鼓励中成长的,从小具备了成长中最重要的品质:自信。17年了,长这么大,从没有挨过吵。由于我和孩子爸爸性格都比较温和,谁也没舍得出手打孩子。为给孩子一个安静和谐的家庭氛围,我们俩也从来不拌嘴,这给了儿子健康成长提供了优质的土壤:没有顾虑,没有精神负担。
都坐下准备吃了,儿子依然一边吃一边说着。我清晰地感觉到儿子特别喜欢程老师。 我问他为啥那么喜欢,孩子是这样总结:
“程老师穿着很休闲,但衣服很入时,属于时尚先生类型的,他讲课特别投入、说话很幽默、语速特别快,激励的话比较多。”
是啊,我们生活里的那些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不都是具有这些品质的吗?
午休后读书 --自我调节
午休总是我最后一个起床。午休之后的儿子又开始了他的阅读计划---国学经典。
2点半,儿子出门了。我走过到孩子的书桌前,发现儿子给我回了这样的条子:妈妈,我来回换着读的原因是自我调节,长时间干一样事会疲劳的,这样读书不累!不是我贪心噢!
我和老公总算是明白了他为什么几本来回换着读,原来是在自我调节。看来儿子不仅是在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还学会了自我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