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提升
------育才学校开放周心得
孔繁琳
开放周活动结束了,育才学校给全国的新教育同仁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优美的校园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新颖的教育理念,精彩的才艺展示、丰富的学生生活、独具匠心的教室布置,这是我们育才学校从校长到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们学校的每一个节目都让与会的嘉宾们赞不绝口,我们的每一个社团活动都让来访者驻足前行的脚步:二年级的“足球操”,“口风琴社团”,“手工社团”,“合唱社团”,“民乐社团”“五子棋社团”等社团活动精彩纷呈,每个班级,每一面墙壁,不同的布置,不同的安排,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阵地;孩子们的一幅幅梅花图画,坚定着自己心中美好的尤尤,无论是彩泥还是纸盘,无论是粘画还是吹画,都是那样的新颖、独特、富有孩子我们育才特有的气息,让与会嘉宾置身其中,真好像走入了一个“梅文化的世外乐园”。
我们三四年级主要承担“梅花绽放课间操”,展示活动中,学生们伴随着校园广播里独具特色的”京剧卜算子”开始了整齐划一的梅花绽放课间操,孩子们步伐整齐,精神抖擞,动作优美,尤其孩子们跑成的梅花图案更是让观看嘉宾大吃一惊。参观结束后,我的同学给我打电话说:“你们学校怎么做的这么好,你们平时就是这么干的?”我肯定的说:“是的,我们平时就是这么做。”同学说:如果你们平时不是这么做的,学生们的动作不会那么整齐划一,可以看出你们的学校平常的常规管理工作抓的实啊“!是啊,正因为我们平常工作的扎实,才能成就现在“精美的效果”。
第二天中午,我们全体班主任又一起走进武陟一中,参加“探寻乡村教育的突围之路”活动的专家讲座。去时,心想已经是最后一晌了,新教育的同仁们一定赶着回家,听讲的人可能不会太多。谁知,走进一中会场被会场里老师们的学习热情所感染,硕大的会场座无空席,我们好不容易才找了个安身之所。
会议已经开始,中午一共是两个专家交流,一位是海门三和小学校长介绍《在乡村里的“中国小学”幸福实践之路》,一位是我第二次见面的郭明晓老师。
海门校长就海门小学的发展做了详细的解说:因为他们学校的特殊地理位置,所以外来务工子女非常多,海门叶校长就利用全国各地的民风民俗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比如小小中国馆,在小小中国馆里有山东特色“红富士”苹果,多彩云南的,安徽馆的,苏绣,黄梅戏,江南美景等等,这个馆里整个是一个“小小中国的体现”。看到此,我深深的体会到海门校长的用心良苦,为了孩子们更好的发展,她真正做到了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
海门的校文化以“和”为主题,所以,他们聚力每月一事活动,培养和美学生,尤其注重对孩子人格培养,比如校长和孩子一起重走长征路,真正锻炼了孩子们意志,小到教好孩子洗好脸,穿好衣,吃好饭。事无巨细,因为海门校长的用心,他们的学校才会接待一年高达十几次的全国观摩活动。这让我不禁想到我们的赵校长,也是一个真正从孩子出发的校长。叶校长的一句话我记忆深刻:人生没有最高峰,风景永远在路上。希望我们的每一新教育同仁们都能从美丽走向美好。
第二位出场的郭明晓老师,着重讲了生命叙事课程。
郭老师详细给我们一线老师讲解了怎样写生命叙事,从班级生命叙事,学生生命叙事,生命颁奖,生命叙事剧展演,等部分进行详细分析,这给我们一线老师无疑送上了一份高营养的精神大餐。郭老师是爱学生们的,他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和学生一起共读共写共生活,一起和孩子们演童话剧,使一个沉默寡言的孩子最后变得阳光,自信。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课本的准确把握,激发孩子们读书的热情,更是深深的打动着我们,教育的点点滴滴,她是做的那么精细。我班的孩子我以前只是鼓励他们读书,至于他们读的怎么样?我还没有去考察,从今以后我也一定帮助孩子引导孩子,在新教育的这股风下,我孩子愉快读书,点亮生命而努力吧!
通过这次观摩学习,让我享受到了新教育给学生和老师带来的重大改变。是新教育使老师们重新拥有教育激情,是新教育使学生更加快乐。因此,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自己心中的教育梦想,今后,我也要带着满怀激情上路,做幸福的新教育人,在新教育的路上踩出自己幸福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