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 离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小时候,背着书包去田里拔菜;拿着课本去机井房看水泵;在打麦场,在停电的间隙,打着手电筒在架子车上看小说。这些情景,在我长大成人以后,还时常像演电影一样在我脑海中掠过。
我自认为我热爱农村的人们,热爱农村的土地,热爱农村的田间地头。因为我是农民的后代,所以当我有了孩子的时候,我并不嫌弃孩子在农村的土路上奔跑弄得灰尘满面,也时常领着他回家看望姥爷。我以为在我的陶冶下,孩子一定也一样会喜欢这片土地,会了解这个故乡,会感受到为什么这里让妈妈总是魂牵梦萦。
家乡到城市的距离,也只有三十里路,并不算远。我的梦里,似乎还总有打麦场上的灰尘和收获的喜悦。今天是清明节,我又带着儿子回到了家乡。
在路上,我望着窗外,给儿子念叨着:“马上就要到了啊,到姥爷家,你和姐姐就可以去麦地里挖野菜了。”
孩子深沉又天真地望着绿油油的一望无垠的麦田,天知道他在想什么。
他说:“这是小麦吗?”
“是啊!”
“可是金黄的麦田在哪里?”
“金黄的麦田?“我大惑不解。
“书上不是说,金黄的麦浪吗?”
宝贝呀!我脸红了。那一瞬间我都怀疑我可还是农民的后代,他可还是农民的孙子。
“书上说的金黄的麦浪指的是夏天的麦田,那时侯麦子成熟了,当然就是金黄的了。现在是春天,麦子刚刚返青。”
如果说给他解释的时候,我还在怀疑他是不是在耍我,那么下面的对话我就更加不知所措。
“妈妈,姥姥的坟是在玉米地里的,我怎么没有看见有玉米,只看见有小麦?”
宝贝呀!我脸再一次红了,上次去上坟,是秋天,当然有玉米了,可是在春天,只能种小麦,所以只能在麦田里祭拜姥姥了。
我弄不懂这孩子是真不懂还是假装糊涂。他一向还算是聪明的吧,怎么到了农村,问的问题都是这么弱智呢?
可是,回到家后,我上四年级的小侄女,更让我们姊妹们感到郁闷。
她是这样央求我嫂子,她的妈妈的:“妈妈,地里有那么多韭菜,我们拔点回家包饺子吧!”
书本里的知识,显然在这里严重的不切实际。我心里已经大大的后悔了。在城市繁重的功课和闭塞的环境里,我们的孩子对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当他们看见书上写的“金黄的麦浪”的时候,他们以为这和绿油油的麦田是两码事。
当然也许我们没有专门教过他们这些,我一直以为他们是懂的。却不知道他们糊里糊涂地学习知识,而不知道和现实做对比,也许没有机会和现实做对比吧。那么,造成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
我感到深深的悲哀。为我,为孩子,为我的教育,为孩子的见识浅薄。
为城市和农村的距离,为课本和现实的距离。
我该如何继续去教育我的孩子?是做一个优秀的天才式的庸才,还是做一个快乐的懂得生活的人。
我会认真去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