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放弃你
我班里有一个小男孩,这学期开学没来报到。第二天,给我发了一条短信,内容是他家有急事晚来两天。我知道他学习不好,怕他拉下课,就告诉他我们已经开始讲课了,最好尽快来上课。就是前天,早上上课时,我班的两个学生告诉我,他们看到了小明{化名}。说他穿的衣服很脏,骑了一辆电动车,飞快地从他们身边过去。他们追问他,为什么不上课,他回答说不想上了。
我听了学生的话,马上意识到这个孩子要辍学了。小明是个没少让我头疼的孩子。他的父母常年在外忙于生计,他上学寄宿在阿姨家里,只在星期六日回奶奶家住两天。由于缺乏管理,他经常不完成作业,不遵守学校纪律,我只得经常给他父母打电话,约他们到学校了解孩子的状况,可是他的父母一再推脱,说忙的走不开,五年来没见过孩子的家长。着急了孩子的爷爷奶奶就被派遣来了。面对这样的家长,真让人无语!
没有了家长的协助,对这个孩子的教育总不见成效。今天犯错,明天改错,后天又犯错,随着孩子的年龄增大,他也越来越会对付老师了。真正到了这时候,老师对他也没辙了。他已经百炼成钢,软硬不吃了。到上学期期末,除了语文作业还写写,其他的一概不给学了。我是他的班主任,我不想也不能放弃他,我只得盯紧他,不完成语文作业绝无可能。所以,他的语文成绩还能及格。
说句实话,他开学没来,老师们真的有点高兴。因为今年期末考试可能是全盟统考,他的成绩绝对是统考成绩拖后腿的。如果他是转学走了,我兴许也能略微高兴一下。因为我不能释怀的是这个孩子在我班里近五年,没有让他彻底转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败。每当想到这个孩子,我只能自我宽慰:我真的尽力了。如今他竟然要辍学,我不能无动于衷。于是,发短信让家长务必送孩子来上学。一个办
留守儿童问题在中国已经不是一个小问题了。小明的遭遇只是成千上万个留守儿童的一个缩影。难道不久的将来,刚刚经济起飞的中国又要背上犯罪率高发的的沉重包袱吗?九年义务教育实行了这么多年,每个孩子真正享受到这种权利了吗?每个家庭,还有地方政府真正尽到义务了吗?
还有学校,为了所谓的统考,为了一份业绩,尤其是对流动人口子女,抬高了孩子入学的门槛,无形中剥夺了多少孩子的求学的权利?这种状况什么时候能够彻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