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20以内的加减法》学案及反思(反思七)作文

2019-06-22 
《20以内的加减法》学案及反思(反思七)教学内容: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P72-7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能

20以内的加减法》学案及反思(反思七)

教学内容: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P72-7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能正确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喂海鸥的情境,渗透环保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口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

  题卡、多媒体课件,20枝铅笔。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引起注意

(1) 口算抢答


10+8=  10+9=    10+3=    3+10=    7+10=     6+10=    12-2=   15-5=   16-6=    18-8=    11-1=

5+10=      10+8=    17-7=    13-3=    19-9=            

(设计目的:孩子年龄小,刚刚上课,注意力很难集中,这是口算抢答,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也为本节课做了铺垫。)

(2)10+( )=18    (  )+9=19      10+( )=16          ( )+10=13      ( )-4=3           9-( )=5  

7+( )=17 ( )8=10 5+( )=9               ( )+4=7        ( )-10=3        10-( )=10

17-( )=10       (  )-9=10      ( )-8=10 

(设计目的:是唤起学生对这种题型的思考方法,为本节课学习做好铺垫)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主题图:图上有什么?你想知道什么?(我想知道天空中有多少只海鸥?)

师:看天空中的海鸥,你能说3句话吗?你怎么知道左边的海鸥是12只呢?(可以三只三只的数,也可以2只2只的数,还可以4只4只的数,也可以1只1只的数)

师:怎样列式?学生说老师板书:12+3=

师:怎么计算?请用你的铅笔代替海鸥摆一摆,(学生摆的是:左边摆1捆和2根,右边摆3根,)

(在这一环节,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最容易乱,大多数老师都省略这一环节;其实还是我们的要求不到位所致,这里我让学生比一比看谁,摆的快,说的好,坐的端,不晃动铅笔,学生通过动手不但理解了算理,也培养了习惯,还节省了时间,这种细节处习惯的培养,一定不能忽视。)

同时老师动态演示操作过程,学生看操作说算理。

师:不摆铅笔我们怎么计算呢?(学生看着算式说算理:先算3+2=5  再算10+5=15或想3+2=5  所以12+3=15)

2、巩固练习

(1)出示图:左边13只小鸡,右边5只小鸡,

师:请你看图说3句话?你会列式吗?请把算式写练习本上。会的直接说算理,不会的可以动手摆一摆。给同桌说说怎么计算,然后再指名说计算方法。

(2) 再出示  左边2个三角,右边13个三角

同样方法教学。

(3) 看算式说算理

13+5       11+7        6+12        14+5        11+7       12+7

17+1       5+14        3+16       12+7         13+2       3+15

师:看着13+5问:谁能说说怎么算?请你像他这样给你2分钟时间把其它各题的计算方法都说一遍,说完的坐端正。然后开火车。

(4)变式练习

13+(  )=18      11+(  )=18       ( )+14=17        ( )+13=18          12+( )=17             ( )+15=19

(  )+1=19       (  )+14=17           11+(  )=15      

(  )+16=17      12+(  )=16           13+( )=16      

同样是找一名学生,说13+(  )=18的算理,请你像他这样给你2分钟时间把其它各题的计算方法都说一遍,说完的坐端正。然后开火车。

三: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通过这种方法的教学,不但学生掌握了计算的算理,而且也培养了习惯,收获:

一、     从细微处培养习惯,本节课的动手操作环节,是老师们最头痛的事情,学生总是想趁老师不注意时,摸摸铅笔,或者拿着一捆铅笔来回搓动发出响声,在学生动手之前,用比赛的方式提出要求,学生不但操作的快,而且还能理解算理,节省时间,从而加大了教学的密度。

二、发挥小学生的示范作用,无论是在动手操作环节也好,还是在说算理环节也好,我都是先让学生独立做,再有操作比较好的学生,或说的好的学生做示范,给慢智思维型学生一个扶手,这样既满足了优等生的需要,也教会了慢的学生,这就是所谓的:“懒老师,带出了勤快学生”。

三、老师的语言要明确、到位,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语言要求要准确,比如:看算式说算理,我没有笼统的说,请你看算式说算理,而是让小学生做示范,让学生明确怎么说?老师的每一个细节要求到位了,学生才能准确的去做,课堂教学才能紧凑,练习的密度才能加大。

    关注细微之处,成就学生未来!

《20以内的加减法》学案及反思(反思七)作文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