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而复得100元
一年一度的报纸征订工作又开始了,今天是交费日。
早上,大门刚开不久,二(1)班教室里只有聊聊几个孩子,三两堆地聚在一起,还没有完全进入晨读状态。张海洋手中拿着一张100元大钞在向周围的小伙伴炫耀。
值日的小干部到达后,晨读也就有序开始了。不一会儿,班主任和海亮老师进入教室,收费工作拉开帷幕。收到张海洋那儿时,问题来了,刚刚他炫耀的那张100元大钞长翅膀飞了。一问之下才知道,那100元他炫耀完就随手放在抽屉里了,现在怎么找也找不到了。很明显这100元是被其他小朋友拿走了,班内第一次出现这种事,我很气恼,但第一节课就是我的数学示范课,没时间让我和和老师从容处理这件事,只得上完课再说。
示范课一共有三节,第四节紧接着就是评课,一上午就这么过去了。下午快放学时我去教室布置作业,才知道100元的事还没解决呢。过去快一天了,那100元离开教室的可能性极大,破案的难度增大不少,和老师很是着急。
考虑到孩子才7岁,拿走100元好玩心理多一些,与成人偷盗的出发点有很大不同。基于孩子成长考虑,我们不想给孩子扣上一顶小偷的帽子,使他今后与同学不好相处,也为了让这个孩子今后有个健康的心理,我与和老师商量给孩子搭一个台阶,让他主动认错,把100元还回来。方法很老套,就是给孩子们讲清道理、危害、老师的期望之后,在教室外放置一个盒子,让张海洋那一大组的孩子逐一去盒子里摸,目的就是让拿钱的孩子还回100元,又保全这个孩子的自尊心。不想计划赶不上变化,这个计划还没进行到张海洋那块,三班就有一个孩子摔破了头,需要我们马上去处理,没办法,事急从权,我与和老师只得去处理三班的事。
十几分钟后,我们回到一班教室时,教室里简直乱成一锅粥。放学时间也到了,我们不可能留下所有孩子让全体家长焦急等待。和老师说钱放在抽屉里,前排孩子肯定拿不到,后排拿到的可能性也不大,最大的嫌疑就是张海洋的同桌,张海洋坐在三人小组的中间,他的同桌有左右两个,而左边的那个快上课时才到,于是我就把右边的同桌叫到了我的办公室。但是不管我从哪个角度问询,他都能自圆其说,自始至终眼睛都不避着我,最终我把他排除在外。
这下和老师更愁了,甚至想自己掏100元算了。我和教语文的关老师当然不能让他这样做,一是当班主任已经不容易了,没道理付出辛劳还要这般窝囊。二是这样做会助长那个拿钱孩子的胆量,让他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有悖我们教育的初衷。
同桌排除掉,只能锁定参与张海洋炫耀的那几个人,也就是他周围的那几个人,也就是说100元是在放在抽屉的最初几分钟丢的。第二天上午第四节是关老师的语文课,于是,和老师与我一起到了教室。和老师先讲,他比较年轻,讲话力度不够,关老师就承担了威慑的重任。我负责察颜观色,趁机联系教室外的摄像头,进一步震憾那个拿钱孩子的心。我们三个人的讲话长达20分钟,一开始全班同学还听的认真,10分钟后就精力分散了,但自始至终有两个人听得都很认真,一个是昨天被我叫到办公室的张海洋的同桌,另一个是海洋右后面的那个男同学。于是,我让和老师关注那个男孩。
下午第二节时关老师告诉我,100元找到了,就是那个男孩。他答应周一把钱交给关老师。
周一升国旗时,那个男孩把100元给了关老师,关老师也答应为他守住秘密。孩子毕竟是孩子,上课时依然那么活泼,甚至比平时还要兴奋,好象他做得是件好事,第二节上我的课时也是这样。为了保护那个孩子,我与和老师只有假装不晓得此事,委托关老师在班里再次说说这件事,重点讲拿人钱的危害,告诫那个孩子,也让其他孩子引以为戒。
100元失而复得,对学生是次成长,于老师而言又何尝不是一次成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