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四年级作文 >

如何让高质量学案在课堂上穿针引线 作文

2019-06-20 
如何让高质量学案在课堂上穿针引线小董中心小学张天运【摘要】当下,许多教师习惯于在教参的指引下备课,教学目


           如何让高质量学案在课堂上穿针引线

                   小董中心小学  张天运

【摘要】

当下,许多教师习惯于在教参的指引下备课,教学目标和教学流程拿来即用,属于典型的拿来主义。这样的教学必然不会高效,一位教师的思想如果没有融入教材,没有融入课堂,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结果必然造成课堂教学的低水平徘徊,高效课堂也就无从谈起。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以高标准、全方位的理念设计来解决常态课堂长时间低效的问题。从教材分析、预习作业、教学流程、学生学习清单、教学模块的对应解决学习目标问题与教学模块的时间设计、教学反思6个方面重新定位教学方案,这就好比医生针灸、点穴一样,要求精准设计,精准实施。从学习目标、教学策略、教师的过渡语,到假想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展示、合作——纠错过程一一展现。从教师主宰课堂到师生合作完成教学任务,改变一讲到底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案在课堂上穿针引线,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运算思维能力、合作倾听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展示纠错能力、归纳判断能力、评价他人的能力,最终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全方位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关键词】

高质量   学案   课堂  穿针引线

【正文】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告诉我们,课堂教学要想出彩,教师课下必须认真备课,认真准备学案,精心设计,厚积薄发。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张弛有度,动静结合,思维迸发的演艺场。这就需要教师有深厚的教学基本功。平时做一个有心人,“处处留心皆学问”,用敏锐的眼光发现教学环节中的问题,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主动积累各种教学资料。这样讲课时才可以信手拈来、收放自如。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天不断,流入思想大河……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实现学校教科书里所包含的基础知识只不过是入门和常识。”备课是一名教师最常见的工作,有的教师已经习惯于某种备课方式,或摘抄,或复制,或借鉴现成的方案,如此种种,备课思维已成定势,学生的思维必将被标准化。因此,常年备课要做到三常:常备常钻研,常备常修改,常备常补充。如蜜蜂采蜜一样,不辞辛苦,在课堂与知识的海洋之间往返时不断汲取、储存、输送“蜜源”。这才是高明之举,科学备课之道。

一、精心设计预习

新教育理想课堂项目研究组认为,预习是学生唯一的独立学习的机会,学生最终的学习能力,体现在预习水平上。所以,备课之时,预习问题要全面围绕学习目标来设计,而不仅仅是为教学做准备的铺垫。预习的作用就是学生独立学习的过程,课堂教学就是对独立学习的检测、修正与提升。因此教师设计预习问题时必须下功夫,有目的性,设计出有代表性、可检测、能接近核心教学目标的问题。但是在许多教师眼里看来,预习就等于读课文、预习生字、生字组词、做几道习题仅此而已。这些设计比较随意,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哪种高度,没有学习的标尺来检测,所以也就谈不上高效了。

下边以干国祥老师和金铭老师的网络备课,四年级语文《小燕子》为例比较传统与新教育备课框架下的预习作业的设计差异。

【传统的预习作业设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课后的生字词,争取做到背诵课文。

【新教育备课框架下的预习】:

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要求边读边在脑海中描绘画面,尝试背诵课文。

2、依据课后练习2和练习3,自习生字新词。要求能够说出字词的大概意思,用字组词,用词描述生活中现象、事物的句子。

3、抄写课文,将所修饰的词语用括号和横线表示,只抄写句子主干,并试着以此来完成整体诵读、背诵课文。

相比之下,有效教学框架下的预习作业更加精细,更具有针对性、目标性,可操作性。学生长时间在这样教学模式下学习,必然由量变到质变,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学习体系,为进一步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目标定位准确

世间万物只有站在高处,才能更清楚、更透彻看明白。教学亦是如此,“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站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高度下,再来反观自己的教学过程,别有一番风味。我以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课文中的一篇《梅花魂》来探究学案的作用。第三学段(5——6年级)学段目标中指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回到五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的单元目标,这样表述:“阅读课文的时候,要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并想想作者的感情是通过哪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

案例一

在备课时,我抓住阅读这个重点,结合课文,重点学习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即如何抒发爱国、思想的情感。在学习目标中,我这样设计: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摘录使自己感动的句子;2、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爱国思想的情感,并找出来读一读。为了落实上述目标,我在第一课时的展示环节设计了三个问题。

学案内容如下:………四、我要展示,我自信,我最棒。18分钟。、“梅花魂”是什么意思?从课文中找出表现梅花品质的句子,划线表示。‚课文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你能体会到外祖父当时落泪的原因吗?(找出外祖父落泪的句子,用“      ”标出)

③、精读13自然段,体会外祖父在外孙女面前赞美梅花的用意。

开始他赞美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着他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他想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你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又设计了三个环节,用时20分钟,来落实理解课文的目标,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学案设计如下:

(二)、品读课文,用 “        ”画出表现外祖父浓浓思乡的句子。

(10分钟)方法:①、画一画;②、小组赛读;③、个人讲读;④、细节品读。

……

(四)、摘抄美句(5分钟)

1、《最佳学习模式》39页——41页画波浪线的句子

2、摘抄结束后大声朗读(分组读2分钟)

(五)、课本阅读链接《故乡》(5分钟)29页

1、范读  2、学生跟读   3、学生齐诵  4、教师小结

这是一节比较得意的校内公开课。课后我这样反思:备课时就应当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单元目标为核心,以阅读重点句子为授课重点,围绕课后思考练习为检测目标,来完成教学任务。在学习方式上,大胆尝试小组合作的形式,把学习任务事先板书于黑板之上,提前安排,有的放矢,节约时间,各小组分别承担不同的学习任务,拿出时间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然,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奖励得分值也不同,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后,在小组纠错环节,学生“鸡蛋里挑骨头”的精神让我佩服,让我吃惊,奇妙的运用赏识教育评价机制,学生的潜能不可低估。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做好总体把握,尤其是学生的语言偏离主题时,教师及时叫停,掌控时间;有精彩的发现时,教师要及时引导,让课堂出彩!

案例二:

还有一节课我记忆犹新,那就是五年级第三组的第三篇课文《新型玻璃》。我记得那是一节县教育局进行送教下乡活动上的同课异构公开课。讲课之后,我惊奇的发现:课程标准中关于说明的要求和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惊人的一致:“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我在授课之前,习惯看一下单元导读中的学习目标。因为我知道单元目标就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所在。所以,《新型玻璃》一课就要设计说明方法的学习训练和应用为重点教学目标。围绕这个重点,我在学案中这样体现:………(三)找出介绍新型玻璃时,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课文中相关的句子,用      画出来。(8分钟)

a、举例子: 

b、作比较:

c、列数字:

d、打比方:

同步学生学习清单要求:在课文中用      画出相应句子;并填在相应的说明方法之后。

(四)课外链接

1、玻璃微珠文章介绍  2、憎水玻璃  

3、搜集《血塞通滴丸》说明书

  应用说明方法:通过看药品说明书以后,我知道:药品名称         

          ;主要治疗哪些疾病          ;服药用量            。  

围绕单元目标设计教学重点这是明智之举,有了目标,在课堂教学环节落实和设计中才会准确的把握方向,而不至于思路不清,目标不明。最后在课文的分析中忘记最初的教学目标,忽视完成最基本的教学任务。每节课备课之前,教师都要自问一下:本节课我要达到哪些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流程图我清楚吗?学生如何参与教学活动,有哪些设想?教学重点的时间分配够用吗?

三、及时反思

    1、反思学生小组学习的课堂表现形式(自主——合作——探究),结合课型和科目

    2、反思评课、议课时,从不同的角度讨论

如:学案使用时处理某个环节的成功之处:学生回答的精准、意外生成、朗读、纠错、教师过渡语的衔接问题、对学生评价、作业的处理方式、学生的课堂生成等等

    3、反思课堂检测部分的落实情况

    4、反思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听说读写),有多少同学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参与进来,原因分析,如何改进

    5、反思心中有没有清晰的教学流程图,即教学活动的线索

    6、二次备课,完善学案的设计漏洞,及时修改和完善

运用好学案打造高效课堂,非一朝一夕努力即可,需要广大教师常怀一颗敬畏之心、创新之心,去不断探索和研究。在课堂这个主阵地积极探索,认真实践,及时反思,总结经验。在实践中摸索自己的教学风格,终身学习,反复的走一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之路,敢于否定自己,超越自己,最终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高效教学之路。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