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里面的故事
“放寒假了!放寒假了!”乐乐连蹦带跳,一回到家就大声喊叫。
太好了,我可以读喜欢的书,尽情在书海里畅游了,乐乐自言自语道。提到读书,那可是乐乐的最爱,三年级就开始读杨红樱的校园小说,沈石溪的动物故事书一本不落,全部读完,他正攒着劲打算在寒假里把《上下五千年》读完呢!
看到乐乐合不拢嘴,一副开心的样子,爸爸上前笑着问:“是不是又有好消息了?”这下可打开了乐乐的话匣子:“老师说校讯通第十届书香班级评比活动开始了,我们班要参加,班上同学人人都要在寒假读书写博,每人每天读书半小时,至少要读两本书,还要写两篇优质作文。”
“爸爸,有个问题我不明白,老师说我们班要争取成为‘书香班级’,书怎么会有香味?”乐乐问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爸爸想了想,慢慢道来:“这个问题提的很好。书香一词的来历和一种植物有关,原来,书的香气并不源自书本身,而是来自芸香草。古人为了防止虫子咬食书页,就常在书中夹放芸香草,它散发出的香气可以驱虫、杀虫。”
“最早是谁发现芸香草能够驱虫、杀虫呢?”乐乐打破砂锅地问。
“据说,著名的藏书楼宁波天一阁在明代刚建成的时候,图书的虫蛀问题非常严重,损失了不少珍贵的书籍。后来,天一阁的主人范钦发现,在众多残损的古籍中,唯独有一本书完好无损。经过仔细观察,范钦在那本书里发现了一株有香味的小草,那是他在广西读书时随手夹入书中作书签的。范钦向广西友人去信打听,得知这种小草就是芸香草,于是他在天一阁中广泛使用这种芸香草防虫,虫蛀问题便渐渐不复存在了,对于爱书如命的读书人来说,那味道可就是沁人心脾的‘书香’了。”
“祖国的汉字文化光辉灿烂,原来‘书香’一词源自这样一段历史故事。”乐乐惊叹不已,接着说,“我明白了老师组织我们开展读书活动,参加书香班级评比,目的是让你们畅游在书香的文化长河,积淀母语的温度与智慧,爱上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更高的语文素养,为人生打好底色。”
爸爸说:“太好了,有书香陪伴,相信你的寒假生活一定充实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