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工作的动力来自哪儿
期中考试后,我终于可以平心静气地坐下来,敲打一些我喜欢的文字了。回想自寒假开学后到今天的生活,甚至是更久远些的教学生活,只有两个字形容最贴切:忙碌。记得老妈非常心疼也很困惑地对我说:“你一个小学老师,哪有做不完的工作?”
对老妈的话我曾反思过,但是,教育孩子的事得用“心”,凡用心必得忙。只要孩子在学校,就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安全;即便他们休息在家,我们依然要牵挂着他们,还会不时发条信息,对孩子在家庭的习惯进行引导。这样的做法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习惯,所以才会让自己一直都处于忙碌的状态中。
教育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做好分内的事情就可以了;更不同于体力劳动,收工之后就不用再担心什么了。做老师,工作的对象是充满灵性和自主性的一个个鲜活的“人”,这就让老师的工作增加了很多的不确定性。今天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明天也不知道会有什么事情要处理,忙碌也就成了必然了。也正因如此,才让老师不敢怠慢,尊重生命,引领生命的成长哪能容得下半点疏忽?
其实,忙碌的“弹性”很大,关键在于自己的态度。前段时间,我和高中的
当看到成绩单上孩子们优异的成绩时。我们如同农民一样,播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我们辛勤的耕耘,每天都要查看他们的“长势”,遇到哪一棵有一丁点的歪斜,便会用更多的心力来纠正和照顾。如此,在一轮又一轮的收获季节,我们看到了满满的“收成”,那时候,充斥于胸的是满满的成就感——这应该是动力之一吧!
当看到孩子们的懂事可爱时。孩子是一个个充满灵性又纯净透明的人,他们每天总能带给我们很多惊喜和感动。课堂上,某个孩子一句精彩的回答,是惊喜;课堂下,一句“老师,您辛苦了”的感恩,是感动;走进校园,看到孩子灿烂着笑脸问好时,是幸福;声音嘶哑时,办公桌上一包“金嗓子喉宝”也是感动——这应该是动力之二吧!
当得到家长朋友的信任时。随着教育理念延伸到家庭中,越来越多的家长更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因此,也会不断地接到家长的电话,请教教育孩子时遇到的种种问题;很多时候,家长朋友还会主动
如果说想在教育这种工作中发家致富,那是不可能的。当老师的,没有一个在物质上是多么富有的人,但精神上的富足,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