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信通“博谈客论”首次座谈会补记
一直以来,校信通致力于提升今天的教育,关注未来的发展,在教师、家长和学生中间有着极高的口碑,而今,作为“博谈客论”小组的一员,要去向往已久的校信通总部,去见见部落格上神交已久的各位朋友,心儿怎能不激动?
“车儿啊,你快些走呀,快些走”,快带我看一下哪一位是知心姐姐般的“慧老师”,哪一个是在花楸树上鸣唱的郭郭?还要在“暖暖”的五月访一下吴良、用一颗童心品读久违的尔玉,体会一下“缘来是你”的感觉,还有…还有…还有多少未知在等着我呢?
雨后的郑州,艳阳高照,仿佛我们的心情一般,激越并且透明。
虽然距离上次见面会已经过去十多天了,然而每当我一回首,过往的一幕幕竟如此清晰地闪现在我的眼前。
第一幕:谁的眼泪在飞?
第一次与校信通草根名人“炉中煤”邂逅,是在去年安阳冬日里的博友聚会上,不愧是博腕,讲的内容既有长度,又有广度还有深度,令人刮目相看。这次能和他一路去去郑州,心里面很高兴,尤其是他那张“防伪标志”般的“忠臣脸”,让你一见着他,就像见了多年前的老朋友一般,无话不谈。坐着舒适的“和谐号”,想到以前安阳至郑州的慢如牛一样的绿皮火车,忍不住感慨祖国与日俱增的强盛。很自然地,话题转到奥运“圣火”传递的事情上。
老实说,奥运圣火前三站的传递,我并没有过多的去注意。从第四站“伦敦”开始,当不和谐的声音陡然响起的时候,一下子吸住了我全部的目光。4月的伦敦雪花飞扬,在寒冷的街头,迎着ZD分子跳梁小丑般的粗劣表演,一个勇敢的女孩,举着北京奥运的旗帜追着火炬奔跑,当她看到来自祖国的相机镜头对准她时,她先是激动欢呼,禁不住流下了眼泪,然后又强忍住,努力微笑着。然后是在法国巴黎护卫圣火的残疾人选手金晶,再到旧金山,再到布宜诺斯艾利斯,达累斯萨拉姆…我的心被一种巨大的感情冲击着,拍打着。委屈、伤痛、愤懑、感动,感激交织在一起,构成了那一段几乎不眠不休的日子。
因着英语的缘故,更有利于我第一时间直接获取信息;同样也是英语的缘故,更有利于我拿起外语的武器,和千千万万华人一起为祖国而战。
我忘情地讲着自己所看到的感人情景,那个跳入冰水中的年轻人、那个举着“祖国好”的老华侨,一身国旗的稚童,讲着自己的感悟,就这样忘情地讲着,一回头看见炉中煤不时地擦拭止不住的眼泪,我的眼睛也湿了,和着窗外练成细线的雨珠,看那和谐号在漫天的乌云中奋然前行!
炉是80后,更是爱国者,他告诉我,“人们一直在担心我们80后是扶不起来的一代,这一次的爱国行为就是最好的回答。我为自己,也为这么多80后的同龄人感到骄傲”。
当我说道,“从另外一个意义上,真的要好好‘感谢’爱编假新闻的CNN和BBC”的时候,我们不约而同,相互会意的笑了。
第二幕:“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
(1).“不睡的”卧谈会
“酒逢知己千杯少”,来到郑州的第一场晚宴结束时都快23点了,大家兴致勃勃,谈兴正浓,好像有着说也说不完的话。返回住处,和老炉分别冲过澡后,“沏好一壶茶,各燃一支烟”,我们又开聊了。爬格子的两只老“夜猫”,针对教育中的种种现象,谈了彼此的看法,激起很多共鸣,真的是“愈夜愈精神”。
我们的教学到底是“为现在而教还是为未来而教”?怎样把家长会开成一场学习会,交流会?家长对孩子的正反面影响?还有个人在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开心与失意的边边角角。开着轩窗,吹着省会的夏日凉风,端的是畅快!
见到了炉老师写博文的秘密武器,得到了他亲笔签名赠给的新书,不觉心中竟有着些许的骄傲,古人曾哀鸣,“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我比他们强多了,呵呵。
炉老师说,感觉吴良老师该到了,于是就到隔壁房间里看看。一见面惊叹,果然是人才。吴良老师到得晚了,饭也没顾上吃。桌面上摊开着笔记本电脑,上面有篇写作中的文稿,童心老师则用心地读着《破茧而出》,上面密密地划着许多读书重点和批注。真是爱学习的人啊!
吴良、炉中煤、童心、我,彼此间对校信通和教育展开了一次更加深入的畅谈,谈起了校信通的昨天与今天,甚至谈起了濮阳、安阳两地的创卫,深夜的房间里,不时地传出开心的笑声。
(2).“不饿的”座谈会
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的,醒来后竟然发现一点儿都不疲惫。匆匆用过早饭,跨过马路,走进了向往已久的校信通。
除了吴良、炉中煤、童心和我(艳阳天)四人,越来越多的朋友加入了进来。有漫步云端(跑),暖暖,风中芦苇还有位惠女老师、朱勇娜老师等等,遗憾的是未见到女儿如玉、还有传说中的王刚老师(注:因为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仰慕已久的朋友,脑海里在忙着做网络和现实的切换,如有遗漏,还请海涵。)
话题围绕“阅读导读,数学教育以及家校共育”展开。大家讨论热烈,语如珠玑,稍不注意,话题就被“抢”过去了。不觉已到饭时,然而,大家的热情,让人实在不忍心打断。
(3)博友发言印象:
1. 童心:优质绘本的最佳代言人,低年级孩子的“带头大哥”。听童心老师讲绘本,是一种享受。看童心老师解读上课,给自己重新注入童年的活力。
2. 炉中煤:“百家讲坛”里的一坛好酒,历久弥新。炉老师的学识就如同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滴出的永远是精品。当他的学生,是一种福气。
3. 暖暖:一位神奇的母亲,走到哪里,遥遥小友的小脚印就伸展到哪里。我想,有一本书应该是写给她的吧,《我的妈妈是精灵》?呵呵。
4. 位惠女:听位老师讲故事,会一度的错觉仿佛是于丹老师在谈论语。听位老师讲数学,你会开心中掉出幸福的泪滴。很高兴认识你,老乡。
5. 风中芦苇:数学是可以表演的!生活和学习在范老师这里,自然地融为了一体。唉,真想变小了,从这里重新开始把数学学习。
6. 吴良: 走到哪里都牵挂着学校,像你这样既是校长又是老师的好同志,真的令人钦佩。学习,无时不在的学习,让我折服。冒昧地叫你一声,好兄弟!
7. 竹子:快言快语的朱老师,讲起孩子们滔滔不绝,好像是“竹筒倒豆子”一样,清脆欢快。“不是心在学生上,安能细数如家珍?”
8. 漫步云端(跑):本想看看你奔跑的英姿,是否就是传说中的“速度七十迈,方向爱琴海”。没想到你和我一样忐忑,理解加期待吧。只想告诉你,和你搭档,是很美的。
推荐:其它内容可点击浏览博友们精彩博文:
校信通的一场盛会(暖暖,令我感动的遥遥妈)
相约校信通(风中芦苇,祝她的伤快点好)
有缘今生多相聚(炉中煤,呵呵)
谈阅读论数学 智囊团倾力献智(慧老师)
第三幕 你是我心内的一首歌:
1.“阅读,数学以及家校共育”是一个非常好的理念和架构,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如何把这个美好的愿景尽快变成现实,结出成果。校信通书香寒(暑)假带动了阅读的开展,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吸引的不止是学生。
2.英语阅读。作为中学的主课教学,英语贯穿了学习的始终。同时,英语也是语言教与学的一个延伸。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从中考到高考,到名目繁多的GRE、雅思,四六八级考试等,都是以阅读理解为主。因此,可以考虑增加英语阅读的内容,推荐英语阅读的书目,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创作,比如可以用英语来写后感,写短文、编小说等等。校信通目前在这一块儿亟待补充。
3.专家学者。请一些来进行高屋建瓴的工作很重要,但不宜滥,要把好关。
4. 精英的聚合体。校信通本身就是教师精英的聚合体,我们的身边就有许许多的的好专家、好老师。比如位惠女老师、炉中煤、暖暖等等,他们散发出的学识与人格魅力更能感染许多人。
5. 坚持就是胜利。博谈客论的举办非常及时,受到大家一致好评,希望能坚持下来。
6. 调查研究。可以以多种形式在博友间(教师、家长、同学)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收集大家关注的问题,解决大家期待的问题。
7.致敬。向所有参加博谈客论的朋友们致敬,艳阳天打心眼里一万个佩服。真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向你们学习!还有,校信通的主持与点评也很精彩呦!!
8. 灵魂人物。意外的收获是,见着了这只精良团队幕后的领路人---张赞民先生。他的博学与多才,他的人生奋斗与理想,他对教育的执着与敬业,甚至他对自己孩子的慈父情怀,深深地感动着我。他提出的“阅读、数学、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构想,更是给我们勾勒出一副当前教育与未来发展的蓝图。他是一个很热情的人,用上好的美酒招待远道而来的朋友;他又是一个很精明的人,总是不断地询问对校信通建议以及当前教育热点问题的解决之道;
9. 夸夸俺村的年轻人。没想到,真的没想到。这个天才般的团体竟是如此的年轻与充满活力。你们的专业、你们的学识、你们的敬业、你们的热忱,让我仿佛给“雷”到一样,怪不得校信通简直成了学生、老师、家长的圣地。
10. 天使般的白俐。再次向校信通白俐深表谢意!你温馨的话语、关心的短信,与一丝不苟的工作,让艳阳天不止一次的感动。尤其是为了让我安心参加座谈,提前帮我买好了给孩子捎的药,给了我很温暖的感受。真的,到了校信通,就仿佛到了家一样。家的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