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飘香,香里传情
五月五,是端阳,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龙舟下水喜洋洋。读着诗歌,就已经闻到了端午节那浓浓的粽香,感受到了人们庆祝节日的喜庆场景。
端午节是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吃粽子、插艾叶、挂香包是这个节日的传统习俗。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随着端午节脚步的临近,为了增进小朋友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农历的五月初四,我们小种子班开展了“包粽子,承传统”活动,那天每一个孩子都邀请了自己的爸爸妈妈,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这个美好的传统佳节。
为了筹备这次活动,活动这个消息一提出来,所有的家长都一致响应,班里的十位家长委员积极主动的筹备活动所需的材料。作为主持活动的老师,我成了一个旁观者,所有的一切事情,家长们都全包揽了。王浩然妈妈和冯原铭负责购买糯米,闫雨扬妈妈和原文惠妈妈负责购买蜜枣,一飞妈妈和冯艺淑妈妈联系粽叶。五月初三,天都黑了,他们还在超市里忙活购买。正因为有了这些家长的积极配合,我们的活动顺利的开展了。
那天八十位家长,一个不少。全班由家长委员负责分成了是个组,我们师生,家长一起泡糯米、切蜜枣、包粽子,我们十个小组展开包粽子比赛,看哪个组包的多,哪个组包的最好看。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到一技本领,提前在家就认真练习,我们抱出的粽子完全可以和超市里的比美。家长、孩子,一百六七十人,我们的活动现场却秩序井然。每个人都认真的做着手里的“工艺”,每个人的脸上都溢满了笑容。瞧瞧我们的粽子多喜人呀!
在活动中,大家不仅学会了包粽子,通过交流和老师的讲解懂得了许多关于端午节的知识。一位家长告诉我:别看我们这么大人了,要不是今天这个活动,我还真不知道为什么端午要吃粽子呢,真是受益匪浅呀!
在了解节日习俗时,每一位家长都把提前准备好的香包和五色线等吉祥物给孩子们佩戴上,给予了美好的祝福。瞧瞧孩子们高兴的样子。
吃粽子是大家最终的期盼,因为那凝聚了我们的劳动,凝聚了大家的智慧,煮熟的粽子一上桌,孩子们争着抢着吃,似乎从来没吃过似的。问他们味道怎么样,撅着小嘴说:“薛老师,可好吃,可香了。”懂事的孩子们把粽子送到我面前,还说非要亲自沾糖喂老师吃。一口下来,满嘴香甜,甜至心房。
活动结束了,可孩子们仍不愿意走,吵着说:“薛老师,我们还要吃,还想吃。”从孩子们的表情和语言中,我知道了今天的活动很成功,我知道了孩子们很快乐。不知什么时候,不知哪几个学生偷偷的把自己精心准备的香包放进了我的包里。看着漂亮的香包,忍不住再咬一口粽子,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对家长、对孩子们的感动。活动拉近了我和家长之间的距离,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变得懂事。
五月五,过端阳,粽子飘香,香里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