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底。我们数学学科“成长共同体”确定的课题是《计算教学中加强算理算法指导的研究》。计算是人们最基本的数学素养,算理为算法提供了理论指导,算法使得算理具体化,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明确了算理和算法,就便于灵活、简便地进行计算,计算的多样性才有基础和可能。
通过近一年的实验,我们课题组开展教学观摩活动研课磨课、班级教学实验指导算理算法、组织多项活动推进实验,我们经过几次对比、分析,扎实推进课题实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计算教学中加强了算理和算法指导,学生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明确了算理和算法,能够灵活、简便地进行计算,提高了学生计算正确率和速度;使学生的计算变得合理和多样,在口算比赛和质量检测中学生计算能力明显上升,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第二实验小学口算比赛各年级成绩分析表
年级
参加总人数
题目数量
优秀率(90分以上所占比例)
实验班优秀率
正确率
实验班
正确率
一
267
60
99.5%
99.5%
97.2%
97.3%
二
307
100
87.5%
88.1%
95.2%
95.1%
三
260
100
89.2%
93.2%
95.1%
95.45%
四
264
100
70.2%
65%
88.1%
88.54%
五
321
100
65%
66.2%
89.2%
90.14%
六
361
100
75%
75.2%
90.5%
90.8%
通过口算比赛,我们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同实验前相比有了比较大的提高,整体情况分析如下:
1、学生口算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快,计算熟练程度较好。
2、计算正确率提高,一二三年级正确率在95%左右,四五六年级在90%左右,其中四年级题目有点难度,数字偏大,正确率和优秀率有点偏低,五年级题目小数乘除法的小数点容易出现错误,所以优秀率偏低。
3、学生错误原因分析
(1)检查习惯不好,看错数字、符号的现象依然还有。
(2)个别孩子小数乘除法、分数约分的计算以及平方数的计算方法掌握的不好。
(3)学生的审题习惯和计算习惯不好,纯粹追求速度,题目数量大(除一年级外全部100道),导致全对学生数量少。
4、改进措施
(1)平时课堂上注重口算方法的培养,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最优算法。
(2)加强口算训练和计算训练,提高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做完检查的习惯。
根据比赛情况,我们及时制定改进措施,教师之间听课评课,集体备课,抓好计算教学的细节,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扎实学生的计算训练和计算习惯的培养,提高计算正确率和计算速度。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加强算理算法的指导,并注重学生的口算训练,这项实验在课题组7位教师的推动下,全校数学教师几乎全部参与实验,我们的实验班级从最初的三个班、六个班扩大到全校24个班级。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加强算理和算法指导,学生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明确算理和算法,能够灵活、简便地进行计算,使计算变得合理和多样,在2012年1月县教育质量检测中,我们的数学成绩稳步提高,学生的整体计算能力得到提高,计算习惯有了明显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