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一点理想给自己
文:酒衷豪
当我们沉醉于一片喧闹中时;当我们苦读于一片寂静中时,别忘了留一点理想给自己。人生漫漫,当有理想相伴。
理想是波澜壮阔的云,装点人的内心。
当曹操征战于华夏大地时,当他一次又一次的大胜,或一次次惨败时,他却从未忘记留一点理想给自己——为乱世开太平。
正是因为自己的理想,曹操方从群雄中脱颖而出,结束了北方的战乱。而那些没有理想,只图享乐的诸侯却早已烟消云散。
同样,管宁正是因为没有忘记留一点理想给自己,才可以从中原的繁华富贵中离去,只身赴辽东,使得那里一方人民富饶。
因为理想,人才会变得不同。
理想是满腔激昂的热血,虽千万人吾往矣。
在那一个昏暗的年代,在清政府无力挽回国家颓唐的局面时,在人民饱受西方压迫时,中国的诸多官僚,早已抛弃了自己年幼时的理想,为了名利而“拼搏”着。
可是,林则徐却留了一点理想给自己。
虎门销烟,英勇抗敌,这一幕幕都被载入了历史史册。为了这将亡未亡的国家,林则徐可以日夜兼程千余里。当听闻国家有难,林则徐道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毫不犹豫迎难而上。
正因如此,林则徐那“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情壮志,才会被人们所铭记。
因为理想,为国可万死不辞。
理想的作用是巨大的,丢弃理想,便丢弃了人生。
当牛顿发现了两项定理时,才仅仅二十一岁,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可是,纵观其一生,后半生却碌碌无为。这是为何。
正是因为牛顿放弃了自己最先的理想。
是啊,既然一切都是上帝所创造的,那么,还需要什么科学呢?
因为忘记留一点理想给自己,牛顿荒废半生年华,不得不令人惋惜。
理想,可以决定人的一生。
留一点理想给自己,人生,便会变得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