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四年级作文 >

五年级上册应用题复习全解作文

2019-04-25 
《五年级上册应用题复习》全解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一个难点。我们根据本册的教材中解
 

《五年级上册应用题复习》全解

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一个难点。我们根据本册的教材中解决问题主要是分数应用题。把这册的分数应用题分为一步、两步和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还有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一步乘除法应用题是解决两步、较复杂应用题的基础。所以有很多学生解答应用题出现错误,就是因为对一步应用题的意义理解不清,造成后面学习的障碍。如:

1、王芳是班里的手工编织能手,每小时能织1/4米,1/2小时能织多少米?这道题就是求1/4的1/2是多少。

2、修一段1800米的公路,已经修了3/5. 已经修了多少米?

3、男生有24人,女生的人数是男生的3/5,女生有多少人?

4、一辆摩托车平均每小时耗油9/8升,2/3小时耗油多少升?

5、一个数学本是7/10元,买20个本子多少钱?

复习时让学生不仅会做,还要知道这些简单乘除法应用题的意义是什么,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重点强调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达到复习时总结提高的目的。

一步分数除法应用题是乘法的逆运算。从题意顺向思维上理解,数量关系式和乘法是一样的。所以我们从复习基本的数量关系式入手,熟练基本的数量关系式。与乘法应用题进行简单的对比发现: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可以解方程或用除法计算。为了和后面的较复杂分数应用题相结合,重点从一个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式入手: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几分之几对应的量,通过再次找单位“1”发现,简单的应用题就是解决复杂应用题的基础。这样不仅练习解决简单的乘除应用题,还练习了如何找准单位“1”。题型如下:

1、布艺兴趣小组要用9/10米的花布给3只小猴做背心,平均每件背心用多少米布?

2、用一根长4/5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3、一张长方形桌子,面积是2平方米,宽是2/5米,长是多少米?

4、绘画小组有6人,是科技小组的3/4,科技小组有多少人?

以上题型,有的是从除法的意义理解,有的根据计算公式理解,有的从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

分数两步计算应用题主要是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应用题。这三类应用题的关键都是找准单位“1”,分请求谁的几分之几。根据不同学生的掌握程度,可以列综合算式或分步解决。题型如下:

1、装一个红沙包需要60克玉米,装一个绿沙包所需的玉米是红沙包的3/4,装一个黄沙包所需的玉米是绿沙包的7/9,装一个黄沙包需要多少克玉米?

2、一块黑板长5/2米,宽是长的1/2。这块黑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夏琳骑自行车去郊游,去时平均速度是12千米,2/3小时到达。原路返回时只用了1/2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一个长方体鱼缸长9/10米,宽4/5米,里面盛9/25立方米的水。水深多少米?

以上类型,有的可以从找准单位“1”,看求谁的几分之几,还有的根据学过的公式解决,还有的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式,如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解答。

较复杂的应用题是本册的难点。学生出现的错误较多。所以在复习时这部分是一个重点。其实这部分类型较多,但都可以用同一个数量关系式解决。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几分之几对应的量。复习时,对于优等生可以寻求一题多解,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解决,但对于学困生来说,只要掌握住这个数量关系式,找准单位“1”,找准几分之几对应的量。就可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如:

1、红利水果店运来苹果50千克,运来的梨比苹果多1/2多4千克,运来梨有多少千克?

2、一本书有280页,小红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7,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3/4,第二天看了多少页?

3、修一段1800米的公路,已经修了3/5. 还剩多少米?

4、修一段 公路,已经修了3/5. 还剩800米.这段 公路全长多少米?

5、布达拉宫东西长360米,南北长比东西长少1/6。南北长多少米?

6、一年级有学生200人,比二年级多1/3,二年级有多少人?

7、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200米,,第一天修了它的3/8,还剩下360米,这条路有多少米?

8、图书室故事书的本数占总本数的2/5,  文艺书本数占总本数的3/10, 其它书还有240本,图书室一共有图书多少本?

9、女生有24人,比男生少1/7.  男生有多少人?

10、校园里有杨树60棵,比柳树多1/4   ,柳树有多少棵?

11、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40元,如果裤子的单价是上衣的3/5,一条裤子多少元?

以上应用题可以归为这样几类:

1、求比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

2、已知总数和一部分的分率求另一部分的数及其变式练习。

3、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及其变式练习。

4、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单位“1”的量。

变化较多的是第2类。进行复习时重点是让学生找到分率与对应的量,已知总数与部分量的分率,一定要读懂要求的是哪一部分。难点是已知部分量和另一部分的分率求单位“1”的量,关键也是找到对应。

出错最多的是第4个类型,往往有学生不愿用方程解决嫌书写麻烦,用除法算式不知怎样列,就出现了用比较量乘分率,还有的见多几分之几就反着想用1减那个分率。这样的错误说明对数量关系式不清楚。为了便于学生理解,重点还是强调用那个最基本的数量式。一读题中单位“1”的量没有已知,就列方程解决较好。复习时抓住这个难点和第3类进行对比练习,发现他们的数量关系式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乘法算式,一个是列方程。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因为变化形式多样,一部分学生会解决基本的那几类,还不能灵活解决此类问题。复习时,让学生对两种方法尽量都熟练掌握。一种方法是按份数的方法解决,关键是找出对应的量与对应的份数求出一份的量。另一种方法的关键是通过告诉的比转化成谁占谁的几分之几,再利用这个关系转化成分数应用题解决。凡是分数应用题学得好的学生大都喜欢这种方法。也有一部分学生熟练掌握了按份数方法求,也可以解决其他的分数应用题。达到举一反三。这类型的题型如下:

1、合唱队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2:3,合唱队有30人,男生有多少人?

2、一块长方形的土地周长是180米,长和宽的比是5:4,这块土地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3、一种药水由药粉和水按1:100配制而成,在8000 千克水中应加药粉多少千克?

4、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是45厘米,三条边长度的比是2:3:4,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5、一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3:2,这两个锐角分别是多少度?

6、某小学把524本图书按照五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2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4人。三个班各应分得图书多少本?

7、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8厘米,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8、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200千米,正好占这条路的  ,第二天修的与这条路的比是3:5, 第二天修了多少千米?

以上题型,练习后可让学生观察做题的规律,可发现解题的共同点。从而掌握规律,提高解题能力。

数学的最大作用就是应用,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也把应用题叫解决问题。虽然生活中的问题许许多多,但是按照数学的思维给分门别类,也就分几大类型,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解题方法,就可以做到灵活运用,触类旁通。成为一个数学学习高手。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