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故事六 这美味吃的还真不容易
元旦假期三日,不知是老妈涨工资,还是老爸发奖金了,他们二老竟主动请我和妹妹进山吃烧烤,高兴的我和妹妹连早饭都没吃,空着肚子要吃好吃的。
一行人浩浩荡荡进山,沿途的风景再美,也没有心思留恋,一门心思想着美味的烧烤,好在路程不远,不然我真担心我和妹妹的口水会在车里泛滥成灾。车终于在山门口停下,我和妹妹迫不及待的跳下车,直奔目的地。
老爸,老妈支好烧烤架,就去挑选野味,没曾想遇到了一位怪老头,只见这位老人手持一支大旱烟袋(说实话,我看着这眼袋很眼熟,倒回来后我才想起来,和电视剧里大学士纪晓岚的一模一样)指向一个大围栏里,说:
这个围栏里共养鸡兔400只,足数1000只,你们算算鸡兔各有多少只?算对了我卖给你们,算错了,对你起了,您走好!
这老头,真怪。我们拿钱买,又不是给您白要。
“老爷爷,我们是来吃烧烤,不是来考试的,您是不是弄错了。我疑惑的问。”
这是规矩,想吃烧烤,就得遵守我的规矩,老人家不高兴的回着我。
我听过校规,家规,法规, 厂规……
这吃个烧烤也有规矩,第一次听说,新鲜!
老姐你数兔,我数鸡,我们快点数吧。
我们数?
老妹,我看你是馋疯了,这一大圈的鸡兔,怎么数呀?光看鸡,红的,黄的,白的,黑的,花的,还有那兔,白的,灰的,黑的。不说颜色,就说它们一会东,一会西,一会跳,一会蹦,一会追,一会跑的。我们不用数,都会晕倒的。
老姐,那可咋办?我要吃烧烤。老妹的嘴嘟的都能挂上油瓶了。
是呀!怎嘛办?
我迅速转动我的脑细胞,让它们都开足了马力运转起来,嘿!还真让我想起来,数学课上老师讲过的鸡兔同笼问题:
第一:假定全部的只数都是鸡或兔,算出假定情况下的脚数和实际上的脚数和差数。
第二:计算时的主要数量关系是:
1、(实际脚数-每只鸡的脚数*鸡兔总数)*(每一只鸡兔脚数的差)=兔的只数
2、(每只兔的脚数*鸡兔总数-实际脚数)/(每一只鸡兔脚数的差)=鸡的只数。
也就是说,这圈鸡兔分别数量应该是:
1、 假定400只全是鸡,足数是:
2*400=800(只)
2、 实际足数比假定多的足数:
1000-800=200(只)
3、 兔的只数是:
200/(4-2)=100(只)
3、 鸡的只数是:
400-100=300(只)
也就是说,这圈里鸡是300只,兔100只。
爷爷,爷爷300只鸡,100只兔,对吧!妹妹着急向老人问道。
呵呵呵,呵呵呵。
老人磕磕烟袋,笑眯眯的说,这女娃了不起。
这顿烧烤尽管吃的不易,但却是格外的香,也让我更加体会到数学在我们中是无处不在。严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因此我们要学好数学,最大限度的开发它,利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