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一拉,推一推,扶一扶
——适度的爱给不适度的他
题记——
黑格尔说过:人不能同时走入两条河流中。意思是说,任何事物都是变化的,学生依然。对有些孩子来说,成长的过程就是犯错的过程,教师就是在和学生的错误斗争的过程中实施教育的。
[一]寻寻觅觅寻寻
王越(小虎),男,9岁,是我们三年级的一对双胞胎活宝之老二,非常荣幸我做了他的老师。该生从小由保姆带大,一小点就表现出非同一般的自私和顽劣——表现(1)霸气十足,无理取闹。和大他一小时的哥哥在一起也不能吃一点儿亏,(如用纸包肉饼吃,哥哥用了三张纸,他若少一张,会毫不客气的抢过来一张)。(2)不可同时共存。两兄弟都没在同一个幼儿园入托。平时爷爷家放一个,爸妈家放一个,若两人同时在家,将会大闹天空,“家将不家”也。(3)无大无小,无上无下。上学后,小家伙劣性更是暴露无疑,几乎不能安静一分钟,据说在家写作业,妈妈辅导妈妈哭,爸爸辅导孩子哭,可以说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基本处于失控状态。
[二]乍好还差时——岂一次说教见效?
面对着这个无法无天的顽徒,我步步为营,分阶段开启了我的庞大久长的打造工程。
(一年级):适度的“拉”
刚进校门的王越,瞪着一双懵懂的眼睛,没有是非观、集体观、荣誉观,有的只是随心所欲,若这时你想用冠冕堂皇的大理论教育之甚或改正之,你会发现是对“虎”弹琴,不仅没效应,说不定还会有被“咬”一口的危险,于是我采用了一系列生拉硬拽的策略:
1、听课没商量。鉴于王越影响面实在太大,40分钟课堂实在无法正常进行,刚上学时,很多次上课我都是一手拉着王越的手,一手板书上课,就这,王先生还会用另一只手和脚伸向离他最近的学生,而我也会毫不客气的把他拽向讲台。
2、自编“班本教材”。数学课比较枯燥乏味,为吸引王越一类学生的注意力我经常开发自编“班本教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让学生走进教材,如一上课,我就动情的说:今天是王越的生日,让我们一起祝王越生日快乐(唱)。我接着说:6年前的今天你来到世上,才会有今天我们认识的聪明可爱的小王越,看到6你能想到什么?(生:组成、分成、用6说完整的话等)。(师):你能编出得数是6的加、减法应用题吗?等等;再如:今天王越特别懂礼貌,现在任命王越为队长带43个男生去绿色庄园游玩,门票是每人15元,一共需要带多少钱?试想自己做了主角,想不注意都难。二是把难理解的数学知识编成儿歌,如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很复杂,需要分成这样的几步:(1)先用百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如果百位上的数不够除,就看前两位。(2)除到那一位,就把商写到那一位的上面。(3)十位上的数不够除,百位上没有余数,十位上是0,可直接在十位上商0,再用个位上的数继续除。(4)十位上没余数,个位上的数拉下来不够除,可直接在个位上商0;十位上没余数,个位上是0,可直接在个位上商0。为了让学生易记易学,我进行了如下改编: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方法千万要记住——
先用百位数去除,
不够再看前两位,
除到哪位商那位,
百位不余十位除,
不够就用0做商,
十位是0直商0。
十位不余个位除,
不够也用0做商,
个位是0直商0
做题认真又仔细,
学习才能争第一。
说真的连王越这样的孩子都学得很是轻松,学习的劲头也是空前高涨。
3、发动触及灵魂的群众运动。在我班里的班会上,甚或午后时间,经常举行这样一个活动: “王越——我想对你说”(偶尔会是另外一个名字),针对王先生发生的一件件诸如上课拿铅笔扎人眼睛、抢别人的书本等事件,全班学生齐说共劝,还别说,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每次对王越的触动都很大,能好上一阵子。
4、面对面攻心为上。一年级时,我和王越面对面私下谈话是家常便饭,我采取的主要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的方法,具体说就是以恶制恶,以横制横,以无理对无理。当然我占着“老师”这个天时、地理、人和的优势,每每把他挤对得面红耳赤,这时我再将心比心现身说法,让其明白:大家有缘走到一个教室,需要的是宽容、是自制,不能唯我独尊,为所欲为,不能“以己一点儿之私欲,而败大家之公欲”云云。
对于王越来说,无论是明拉,还是暗拽,都是要让他养成一种最基本的学习习惯,成为一名真正的学生。
(二年级)适度的“推”
经过一年的风雨兼程,进入二年级,王越基本上能认准自己的座位,尤其上课时,没有了让老师“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大动作,然而对王越来说,每个40分钟依然度“分”如“年”,如坐针毡,于是又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刚发的新本,转一圈回来,王先生的已变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纸飞机、小四角,那里有王越,哪里是碎纸一堆,狼藉一片,若那一分钟没看到王越的动静,那一定是正噙着五指做“思想者”。幸运之神光顾我做王越的老师,我就不能不面对现实,我又采取了如下措施:
1、开辟好集体这块革命根据地。在我们八班的后墙上,开辟着一块含纪律、卫生、作业、宽容等方面的阵地,上面张贴的是每周一评的各类明星,看到别人的光辉形象一次次的上榜提名,王越实在眼馋,(这时期,王越很有了争先的趋势),每每恳请也想榜上有照片,我也顺水推舟,上课时经常予以暗示,他呢马上会心领神会的集中一会注意力,无形的约束多少起了一些制约作用。
2、召开好“三方会谈”。为使王越这个顽徒最大限度的好转,我没有忽视家庭这个坚强的后盾,我和王越的爸爸约定:定期召开由家长、孩子、老师参加的“三方会谈”,定措施、抓监督、练毅力。这是我们其中一次的会谈内容(1)该小本为硬皮本,杜绝纸源。(2)带一条干净的纸巾,实在忍不住时咬紧,杜绝吮手。(3)父母建立统一战线,齐抓共管。(4)给王越建立个人博客,每日“三思自身”,把课堂上的优点记录下来。(5)每天20分钟捡豆子或数珠子,培养有意注意。
内因是关键,外因是根本,在像王越的成长过程中,永远也少不了老师、家长的督促作用,推一推很有必要。
(三年级)适度的“扶”
三年级刚开学时,王越确实让我激动了一阵子,听课、发言、作业等等,简直判若两人,,我暗自庆幸:两年的心血总算没白费,然而好景不长,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今天上课没笔,明天上课没本子,要么就是书又不见了,于是我又采取了如下措施:
1、欲擒故纵。我主要采取冷处理。表面上我对他的一些违纪行为视若未见,课堂上我和学生谈笑风生,尽最大能力吸引所有学生的注意力,不给王虎留下一个观众,偶尔王虎也会抢着发言,正满面笑容的我会马上满面寒霜,置之不理,王越只好悻悻然瞪眼听别人说话;再有课堂上实施的三人小组合作,分工非常明确,有记的,有说的,有讲的,王越往往会因为笔、本的问题被分离出去,看着别人一组组上台表演,王越脸上写满了落寞,于是为了能加入到小组行列,王越会额外的抑制自己。(此类方法不可常用,否则引起反感会更糟糕)。为了能让他真正步入听课的洪流中,我有时真的很“残忍”。
2、做好“秘书”。就王越丢三落四、无意识的撕纸问题,我们两个达成协议:本子、铅笔盒由老师保存,上课时视其表现或发给他,或不发给他,以免本子无辜惨遭粉身碎骨的下场,我还戏称:年级组长兼班主任做你的秘书,你小子真是鸿运当头,知足吧!很多时候,王越为夺得本子和笔盒的拥有权,上课还真是不错。
反复是孩子的天性,对待像王越这样的孩子,我真的不能奢望他会一蹴而就,我能做的就是最大限度的培养他、训练他,使之真正步入听课学习的革命洪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