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忽然就想起了海子的诗:“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对于教师而言,我们所从事的事业,不正是这样一所面朝大海的房子么?
空房子是不会有快乐的。
英国作家王尔德的童话《巨人的花园》这样写道:因为自私,巨人不允许孩子们到自己美丽的花园里玩耍。于是,花园里的鸟儿不肯歌唱,树木也忘记了开花。春天望而却步,只有雪、霜、冰雹和北风气焰嚣张地在这里为所欲为。后来,巨人终于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请孩子们回到了花园中——伴随着欢声笑语,花儿竞相开放。
孩子就是春天,孩子就是快乐。冰心先生不也曾这样深情地吟咏吗?“游人不解春何在, 只拣儿童多处行。”所以,我们对于幸福应当是有着天然的亲近,因为我们总是和可爱的孩子在一起。
因此,我们不需要所谓自我牺牲的悲壮感,何必总是同春蚕同蜡烛相联系?如果当优秀的教师必然有那样悲剧性的结局,是不是太不公平了?
因此,我们需要享受生活的幸福感——孩子的快乐同我们的幸福并不矛盾,而是必然的和谐统一。
关于什么是好老师,最近我一直在思考的六个字是“孩子气,父母心”。
只有真正地把自己放在孩子的群体当中去,让自己成为孩子的伙伴,才能让心灵相通,才能令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自然之境界。在这方面,我特别地想建议老师们要读一读童书。通过阅读童书,可以让我们抄近道回到童年,也可以让我们通过一扇小小的窗子去看孩子心中的那个大大的世界。正如《特别的女生萨哈拉》封面上的那句话:“听孩子的话,懂孩子的心”。
我们应该以一颗父母之心来看待我们的学生。刚刚在《教育时报》上看到
幸福是相互感染的,是一个美好的循环。
当我们爱我们的学生并且给他们以快乐,那么我们是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幸福的。如此往复,教育就成为了幸福的事业——我以为,教育的理想,就是为了幸福的教育。
王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