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过去了,可我总忘不了孟老师。对她的情感源于一件事。小学二年级,课间,我坐在教室里,透过窗子看同学们在快乐地玩耍,孟老师走过来,摸摸我的头说:“你怎么不出去玩啊?”我羞涩地一笑,没说什么。
“走,一起去吧!”孟老师拉着我的手向操场走去。孟老师的手暖暖的,被老师的手握着,我的心充满了快乐!我知道,孟老师喜欢我!以后的日子,我总喜欢找孟老师,看我来了,孟老师总会停下手中的活儿,问:“有什么事吗?”我羞涩地摇摇头,孟老师笑了,摸摸我的头说:“快去玩吧!”
因为孟老师的爱,性格内向的我逐渐开朗起来,不出色的成绩也慢慢好了起来。孟老师是好脾气的人,她总是柔柔的,教我六年,我从未见她对同学们大发雷霆,当同学们犯错时,她总是柔声细气地讲道理。和孟老师在一起,好有安全感。在我的眼里,孟老师是最有能力的,谁能不能和她媲美。
参加工作了,我也成为了一名教师,初登讲台时,和孟老师在一个学校。我发现:无所不能的孟老师其实没那么神奇,快退休了职称还是小高!
我忿忿不平,问:您怎么也不争一争?你看人家,评中高的评中高,评特级的评特级,您那么爱学生,那么有能力,您不觉得亏吗?”孟老师看着我,脸上的微笑如十多年前:“没什么亏不亏的,咱做老师的,对学生好,可不是为了得这些!”虽然觉得孟老师说的有道理,但我认为荣誉是一种认可,不能没有。于是我对自己说:“我要做最好的,我的学生要个个优秀;我所教的班成绩名列前茅;我讲的课参加各类比赛要获一等奖。”
为了目标的实现,我刻苦地钻研,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拼命阅读,从各种教育书籍中汲取营养,积极学习,各种专题讲座增长了我的见识,开拓了我的眼界。认真备课,上课的每一个环节甚至要说的每一句话都要认认真真写上,教案本上总是批得密密麻麻。
我像个称职的主妇,每天想办法把自己的家常课上得有滋有味,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热爱语文。 聆听过王崧舟、于永正老师的课,我惊叹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独特的教学设计、他们超凡的教学智慧,他们是我努力的目标.我也要能上这样的课。我要在各种赛课活动中脱颖而出, 心甘情愿为课“消得人憔悴”,为课“三更灯火五更鸡”。
为了目标的实现,我努力表现。为了目标的实现,很在乎荣誉: 我珍惜自己的声誉,就像鸟儿爱惜自己的羽毛一样,受到子虚乌有的非议,我为没有当上先进而难过,为没受到表扬心中不是滋味。那天,我找到孟老师,向她倾诉我的烦恼。
孟老师并未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问我:“如果将来你有了孩子,你希望老师怎么对他呢?”
“我希望老师对她好。”我脱口而出。
“如果你的孩子学习不好,老师嫌他笨呢?”孟老师又问。
“我会去指责老师‘就是因为我的孩子不会,才需要你教,你怎么能这样对我的孩子?’”
孟老师笑了:“天下父母的心是一样的:期望孩子遇到一位能用心爱自己孩子的老师!做这样的老师,你就不会为其他事情烦恼了!”
静听孟老师的话,我反思:努力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是为别人的口碑,教育行政部门的奖杯吗?看重这口碑,看重这奖杯,做工作时必定要权衡得失,必定有了功利心:有利于名利多做,无益于名利不做。教育,是育人,教人真善美。做教师首先要抹去的是功利心!我学习,提高业务能力,课上得好,让学生喜欢,这是我当好老师的必备本领!爱学生,想方设法对学生好是我分内的事情,不是我对学生的恩惠,更不是我事业成功的砝码!
想通了这些,心中没了包袱。不在乎是不是当了先进,受到了表扬。也不在乎自己教育教学中的精彩有没人鼓掌。当好老师!应该的!也是必须的!
我像孟老师当年一样,用心爱着每个孩子。
转眼15年过去了,如今的我已过而立之年,我的学生,当年的小不点儿,都长大了,他们对去我的感情,如当初我对孟老师。孩子们也常问我:“老师,您为什么对我们那么好?”
“因为我爱你们。”我笑了,亦如当年的孟老师。
“那您为什么爱我们。”孩子们又问。
“因为你们可爱啊!”我摸摸他们头。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每位老师都是守护天使的人,用心爱他们,这是平淡生活中最不平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