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计算是数学学习中很关键的一项内容,可以说数学学习,计算过关了,考试最少会在八十多分,如果计算不过关,即便你很聪明,思维很灵活,那么考试最多也就在八十多分。虽然我们不能为考试而学习,但计算确实是制约学生数学学习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所以为提升学生的计算准确率,我采取的步骤主要是:
一、明理。无论是小数乘法还是小数除法,首先弄清楚计算法则,懂得每一步计算的道理,虽然课本上没有以文字的形式呈现这些方法,但是为照顾后边的学生,我还是把各种计算法则形成了文字,表面上似乎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其实学生学习起来更明了化,离开教师也能运用自如。
二、寻错。近段学习的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就是方法掌握的再好,真正落实到计算上,出错率依然很高,毕竟这里的计算对学生的要求太高。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准确率,我几乎每节课都要出示几道题目,让一些出错率高的孩子板书,然后就黑板上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说一说”: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出这样的错?“想一想”:怎样能更好的避免这种错误的出现?经常“寻错”,可以警示学生做题时注意,以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以上”。
三、激趣。说实话计算是一项相当枯燥的工作,你要让活蹦乱跳的一个个学生都无条件的喜欢计算,那是绝对不现实的。所以采取一些必要的外在措施很关键。我主要采取的是在班内争做“计算周明星”——具体方法是每天写四至五道计算题,并及时批改,然后反馈到各小组长内,把分数加在每个学生上面,然后星期五把全班的分数收集起来,现场评出前十名。因为每天的分数都是立竿见影,学生天天都能看到自己的分数和组内别人的分数的差距,无形提升了孩子们的计算积极性。再加上每周的明星都是要给家长报喜的,所以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异常高涨。
提升学生计算的准确率是一项很重要的工程,随着学习的不断延伸,随着计算工程量的加大加难,需要我们不停地探索,不停地进取。
总之,在学习计算的道路上,不会是一帆风顺,不会是坦途无限。但是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只要不怕难,计算一定能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