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进步了”之杨帆篇
杨帆是个很有特点的孩子。胖胖的,眼睛很亮,皮肤略黑,着急的时候吐字不太清晰,字写得很个性,给人张牙舞爪的感觉,而且经常把一个合体字写成两个独体字,辨认起来着实需要花些力气。
听班上同学说,低年级时这孩子动不动就给老师添乱,不怎么讨老师喜欢。刚开始我不以为然,每个孩子都有他(她)可爱的地方,只要老师善于发现,不难找到他们的闪光点。可我接班没多久就听说他竟用手工剪刀把讲桌正面给钻了个“大窟窿”,以至于学校总务处要他家长到校交罚款。
要说优点,这孩子还真有。一是上课时比较守纪律,虽然也经常有小动作,但基本不影响其他同学,更没有扰乱课堂秩序的情况;二是劳动特别积极,早读时间很少看见他在教室读书,不管该不该他值日,他总是一放下书包就拿起卫生工具投入劳动,好多次都打完预备铃了才满头大汗走进教室;三是尽管学习不好,但他留给我很努力、很踏实的印象,绝不是无药可就的孩子。因此,我会他始终抱有较大信心。
刚上三年级的时候,他的学习状况很不好,成绩差是一个方面,主要是习惯不好,经常少写或不交作业,学习基础薄弱得无法想象。有好几次我请他读课文,他拿着书站在座位上一声不出,我实在等不及了问他:“课堂时间很宝贵的,快点儿好吗?”他点着头嘴里答应着,可仍然不读。起初我以为可能是因为面对新老师太紧张不敢读,但类似的情况发生了多次之后,我开始悄悄地观察这个与众不同的孩子。观察结果令我大吃一惊:是因为他的识字量太小,课文中大量的汉字是他不认识的。弄清了情况后,我跟他的妈妈取得了联系,把情况说明之后,我建议家长利用假期把一二年级学过的生字集中给孩子补一补,同时想方设法增加孩子的课外阅读量,让他多跟生字接触。他的妈妈采纳了我的意见,可是一个学期过后,这孩子并没有太大起色,只是有一段时间课堂发言很积极。每次他发言,我都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而且特别注意给他“留面子”,从不在全班同学面前说他的缺点。大概是从我们的接触中,他感觉到这位新老师并没有歧视他,所以我常常能从他的表情、眼神和细小动作中,感受到他不愿让我因他的不佳表现而失望的内心独白。
这个学期开始后,就他的学习问题跟他妈妈有过一次电话交流,我谈了两点,首先要加强朗读课文的练习,坚持让孩子每天在家大声朗读课文,学过的课文要读,要求背诵的一定要正确背诵,没学的课文也要预习性的朗读,争取在老师讲的时候能够读通读顺,最好能读熟。其次是书写,基本要求是坚持每天从数量上完成当天作业,尽可能把汉字的各个部件写得紧凑些,而且每个汉字都应当写在方格以内。他的妈妈是个生意人,跟孩子的父亲离婚后独自带着两个孩子生活。杨帆还有个姐姐(是我几年前教过的学生)已经上中学了,学习还可以。尽管很忙,但妈妈对杨帆的学习非常关心,特别是这次交流之后,她在杨帆的学习上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些我是通过杨帆的进步感受到的。
现如今的杨帆几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每次请他朗读课文,他都能很流利地读出来,有时语速快得同学们都听不清他读的是什么,弄得我不得不提醒他慢一点儿。课文熟了,理解自然也能跟上,因此课堂上杨帆举手发言的次数也渐渐多起来。虽说发言质量还不是很高,但绝非离题千里,有些发言还是非常到位的。过去每逢批改到他的作业,不是缺这个就是少那个再不就是写得乱七八糟没法下眼,现在简直好到天上去了。不仅作业整体看起来比较美观,而且单个汉字的结构都较为紧凑,如果他认真写的话,得一面小红旗毫无问题。这个学期杨帆都得过好几次小红旗呢!而且我坚信,杨帆的未来会跟其他一样充满光明。
杨帆的进步给我如下启示:对于学习困难的孩子,家长持续的指导和帮助是重要而有效的。起点可以低一些,坡度可以缓一些,但必须持之以恒地给予孩子关注和支援,并不时为孩子鼓劲加油。作为老师,应对这些孩子充满信心,任何时候都“不抛弃不放弃”他们,而且一定要宽容,要有耐心,要给这些孩子提供进步的条件以及足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