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放手
——由学走路想到的
今天上午,女儿的老姨带着自己的孙女来我们家串门儿,小妞妞一生零两个月,可还不会走路。
一到我家,小妞妞就挣扎着,天气也很热,大人抱着小孩,浑身也粘糊糊的,于是我们拿来了凉席,铺在地板上,这样她就可以随心所欲了,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可是小妞妞好像不喜欢凉席,把她放到凉席上她趁你不备就会爬到凉席外,也难怪,地上凉凉的,冰着小屁屁多爽啊!
接下来,女儿就从冰箱里拿出雪糕,可能小妞妞知道那玩意好吃吧,一个劲地露出仅有的几颗牙齿向我们笑,企图用那迷人的笑来陶醉我们,让我们喂她吧,见我们不动声色,就伸出嫩嫩的小手,口水都留下来了,嘴不停地说着我们根本听不懂的外语,那样子分明是在告诉我们她想吃雪糕。这大热天的,唯有这东西吃到嘴里好受呀。于是女儿就上前让她尝了尝,刚一松口,便哇哇大哭,可女儿根本不领情,于是她奶奶告诉她:“你站起来去为姐姐要吧,你喊姐姐,姐姐就让你吃啦。”可能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表达的欲望,别人都听不懂她的语言,(当然她妈妈会听懂)但她能听懂大人的话吧,女儿知趣地往后倒退了几步对着她说:“想吃,就过来啊。”
终于她再也忍受不住了,勇敢地站了起来,小妞妞还没站稳就往前迈了一步,就“扑通”摔了一跤,还好,没摔着脑袋,就是小屁屁摔成了两半。呵呵。“哇哇”又是一阵哭闹,很有眼色的女儿上前再次拿出雪糕放到小家伙的嘴边,那凉凉的,甜甜的味道真不错,别哭了赶紧吃吧,民以食为天嘛,再哭就没了昂,嗬,还真管用,雪糕的魅力不小噢。她一边吃一边笑,脸上洋溢着从未见过的满足,也许小妞妞在想:这一跤摔得值!等到我们觉得她差不多忘记了刚才的疼痛时,就抽出雪糕,站到不远处,一边逗她玩儿,一边训练她走路。
这次,她好像有了“经验”,先站起来,然后扶着沙发,扶着箱子,扶着桌边,反正能扶的就扶着,不能扶的时候就干脆蹲下小屁屁坐在地上,开始爬,慢慢地向目标进军,当然我们总在适当的时候让她吃到雪糕,然后又远离她,这样有意识地锻炼她。后来我们干脆把箱子搬掉,故意不让她扶着,来回好几趟,中间也不少摔跤,但为了能吃到雪糕,小妞妞似乎豁出去了,我们觉得小妞妞挺皮实。不料,小妞妞的奶奶却说:“今天摔跤最多了,平时总是害怕她摔跤,跌疼她,总是拉着她的手走路 ,和她一般大的孩子都会走路了,她却不会。”
听了这番话,我不禁心潮澎湃:学走路是每个孩童的必经之路,没有人能代替你走路,只能自己经过爬行,然后跌跌撞撞,再后就学会了直立行走。走路只能靠自己走,不能由别人“抱着走”或“背着走”,尝试,摸索,跌倒,摔跤之类的错误,是成长的正常代价 。如果不付出尝试,摸索,跌倒,摔跤之类的代价,人就不会掌握走路的技巧,当然,成人在某个时候可以“牵”着孩子的手往前走,但这种“牵手”是需要克制的,在必要的时候也是需要“放手”的。
扶孩子走路,虽说需要大人小心扶持,但同时也别忘了适时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