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难忘的一句话》。
这是语文天地中的一篇自读课文,记叙了作者记忆中难忘的一句话,表达了对伦纳德老师的怀念和热爱之情。本学期开始培养学生做摘录笔记的习惯,我总让他们在自读时先自己画出好词好句,然后交流,以引导他们抓住文章的重点,并在交流中理解并积累语言。
检查了读课文后,我照例让他们交流:“你画出了哪些句子?”学生都明白,这是我在指导他们怎样选择、摘抄句子,我总以谁选的句子是重点或谁的更生动来评价他们的欣赏水平,所以他们选得都很认真。
几个学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那句对伦纳德老师的描写:“伦纳德夫人很胖、很美……”
“你们为什么选这个句子?”问题一出,立刻有人举手。
“这个句子很生动。”不用思考就能说出的理由,大部分都会这么说,我心里暗想。但我依然肯定了他的回答。
“嗯,这个句子很生动。谁还有不一样的理由呢?”继续指名回答。
“这是对伦纳德夫人的外貌描写。”
“对,”我高兴地接着问,“从这外貌描写中你读懂了什么呢?”
刘姝含举手。我请她说。
“这是对伦纳德夫人的外貌描写,他写的很生动,描写这样细致,能让我们感觉到作者很爱这位老师。”“你读得很用心。”我高兴地点头。
李朝辉举起了手。
“因为老师的话,改变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所以她在作者的心目中很重要,所以写的很详细。”
“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很好。看,用心去读就能有不一样的感受。”我不禁点点头,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笑容。
至此,我觉得对这句话的理解已经说的很好,很全面了。想要结束这个话题往下进行时,看见戚艺东——个见识广、课堂发言积极的男孩,一直举着手,我认为不会再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了,所以示意他把手放下,准备开始下一个话题。可是他不放下,执着地举着,眼神急切地看着我,好像在说:“老师,我还有你没有想到的发现。”他还能有什么发现?我也想知道,就请他说。
“老师,我读名师导读上有老师的评价,说如果对一个人进行细致描写时,就表明一个重要人物将要出场了。”他生怕我会打断他似的,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乖乖,果然有高见!我眼睛一亮,扬扬眉,注视着他,颔首微笑,等他说下去。他得到鼓励,继续说道:“就是——嗯——,一开始作者没有直接写伦纳德老师,现在写得这么具体,这么细致,说明伦纳德老师是这个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嗯……”他在思考怎么组织语言。
“所以,作者要隆重地介绍她,以表示她就是这个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表现伦纳德老师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是吗?”我接下去说。
“嗯。”他带着一吐为快或者被人理解的满足坐下了。
“不错,看,爱读书的孩子就是不一样,戚艺东能在课外中这么细心,而且能把读书所得学以致用,真棒!今天,从他的发言中我们不仅理解了课文,还学会了一种新的写作方法,让我们用掌声感谢他!”学生热烈鼓掌。
“同学们,认真倾听也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从他们的发言中,你有那些收获?”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说出自己的收获。而我,则窃喜,戚艺东所说的这一点,其实是我也没有想到的,我也有收获呢。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吧。
他们说我班学生思维活跃,窃以为是我坚持不懈地鼓励和保护他们这种积极性的结果,所以,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围绕一个问题孩子们各持己见地激烈争论的情形,而我,也很享受这样的时刻,乐得让他们在争论中明确答案,或许,并没有明确的答案,只是引领着他们品悟、讨论,鼓励他们对问题大胆发表看法见解,交流自己的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孩子们讨论、各抒己见的过程,是他们精神生命的成长,是对他们美好情感的润泽,在今后的阅读过程中,人生历程中,这种情感会逐渐随阅历的丰富而达到一种完美的体验。套用薛瑞平老师的话说,以浸润为目标的阅读,涵盖一切又孕育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