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一部相当不错的剧作,从中可以让人们看到其中的智慧,其中的奸诈,其中的分合。如果数起其中的名人来,曹操、刘备、孙权之辈自不必说,路人皆知;关羽、周瑜、夏侯敦亦为名将名帅,英勇无比;诸葛亮、司马懿、郭嘉等等出谋划策,精彩斗智,纵论其中名人,恐真难以一一数来。
三国时期是一个群雄争霸,英雄辈出的时代,各路豪杰纷纷亮相,各自展现一番精彩。为何如此之多的人才涌现出来呢?有句话说的好:“乱世出英雄”,不错的,“乱世”给了众人展示的机会,使他们得以有机会展现自己,若不是东汉末年的乱世,刘备恐怕只是卖鞋、织席之人;张飞恐也只是一介屠夫,许多人都将只是万人之中的一点而已。可以说,“乱世”成就了这些人。
在班级制度形成以来,有其自身的优势,而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条件的限制等等各种原因,造成了很多大班的情况,如有的中小学班级甚至于100多人。如此之多的人挤在同一间教室内,学生的学习状态可想而知,作为一名教师,能顾得了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标准的班级数额,有好几种说法,但最多应该不超过50人,这样便于教师的教学,也便于学生的学习。可以想一下,如果将一个100人的班级分成两个50人的班级,那么每名学生便会多一倍的展现机会,多一倍的提问机会,多一倍的回答问题的机会,多一倍的受到老师指教的机会。这都是大班化所无法做到的,而对于老师们来说,也便于组织教学,便于辅导学生,也是百利无一害的。
随着学生人数的下降,小班化在一种形势所迫下实行,但随之而来的是受到其有利一面的刺激,更多的学校开始重视起这种小班化所带来的好处,提倡并积极推行着小班化。
正如《三国演义》中的名人一样,小班化的教学,会更加利于孩子们展示自己,展现自我,成为《三国演义》中的“名人”!
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帅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