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遇到了什么困难”说起
说到这个话题,还得从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说起。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是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二者的不同就是前者个位满十需要向十位进位,后者个位不满十,无需进位,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门槛,一个很大的拦路虎,如果方法得当,孩子不仅学的有趣,而且很容易突破。那么怎样达到这一目的呢?下面,我就简单的谈一下我的做法。
一上课,我像往常一样,首先进行专项训练,接着观察主题图,找信息,提问题。但在,学生列出算式后,我没有马上进行讲解,而是让学生首先试做。这时,就出现了这样几种情况:1、马上算出了得数,洋洋得意(家长在孩子上学前已经教过)。2、愁眉苦脸,不知所措,渴求帮助的心理非常严重。
看到这种情形,我没有让已会的孩子讲解;也没有按照以前的做法让不同的做法一一板书到黑板上,让全班孩子评议。而是,说道:“我发现有的学生好像遇到了困难,你能说说你遇到什么困难了吗?”又发现学生好像不好意思说自己遇到的困难,可能觉着没面子。我有鼓励道:“如果你能说出你遇到的困难,我觉着你更了不起,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说明你更会学习,更会思考。”在我的鼓动下,孩子举起了自己稚嫩的小手。其中,一个学生说道:“昨天学的个位相加不满十,而这个个位8+4=12,我不知道该怎么写了?”我随着孩子的话题故作迷惑的说道:“就是呀,这该怎么办呢?”
同时,我发现班里这时是极其的安静,孩子个个瞪着一双双可爱,求知的目光,十分想明白究竟该怎么办呢?我顺势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等直观演示让学生明白了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同时,学生也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竖式计算。而且,发现学生学的有趣,积极。
通过一句“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使我明白:课堂的模式多种多样,不仅仅只是让会的学生去教,去讲,在学困学生的心理可能是一种无形的打击,我什么多不如别人;也不仅仅是把各种情况的一一展现,这样有可能是对做错学生的一种否定,一个伤害。而一句“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是一种帮助,是一种关怀,同时还是一种无形的肯定,更可能是一种对学习积极进取的鞭策,是一种善于思考的基石。
希望,“你遇到了什么困难”这句看似平常的话,能常伴在我们的左右,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可以是学生的生活。通过这一句平常的话,拉近我们师生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