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交流稿】
为孩子争取每一个机会
——我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
原以为美国经济发达,崇尚自由,美
“即使规矩阻碍了你,假如你真是一个好老师,无论怎样都会为孩子们争取每一个机会。”
我们知道,阅读是学校里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如果孩子不能好好读书并喜欢阅读,不但他的精神生活会苍白无色,而且他成功的机会也会大大降低。可是,要让在如今这个世界长大的孩子喜欢上阅读并非易事,因为这是个属于有线电视、电玩以及网络的时代。我们来看
刚来到丛林小学,为了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这个例子来自
用心阅读了书中
于是,我改变了只推荐就放手的做法。向学生推荐一本书之前,我先认真阅读,并策划好带学生阅读什么内容,哪些章节需要我倾情讲述,哪些段落需要学生感情朗读,哪些章节需要默读体会,哪些情节需要交流分享。比如在和学生阅读曹文轩的《青铜葵花》时,我先简单介绍了哑巴青铜和城里女孩葵花的身世,以及青铜对葵花的细心呵护,然后声情并茂地朗读了最后一章的最后两节——葵花要被接回城里,以及葵花走后青铜每天在大草垛上等待葵花,最后这个哑巴竟然喊出了“葵花”的名字。读到最后,我的声音哽咽了,学生中也传来唏嘘的哭声。孩子们被感动了。此时布置学生阅读其他章节,学生一下子就投入了进去。接下来,我们利用阅读课、午后的时间,又进行了几次阅读和交流。看到孩子们对这本书这么感兴趣,我又推荐他们阅读曹文轩的其他纯美小说,学生也都读得兴致勃勃。
因为学生阅读兴趣高,阅读量大,也带动了写作能力的提高,我班在校讯通举办的“书香班级”和我市举办的“博客之星”评选活动中多次获奖,也获得了不少图书。为了让这些图书有个安身之地,我想买个小型的书柜放在教室里。跑了几家家具城,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后来弟妹说附近村里有个做家具的,她妹妹在那里做的床挺好的,不知能不能请人家给做一个书柜。可是人家说这活太小,不愿意做。正在失望的时候,我婆婆说准备在那儿做床,我便趁此机会请求人家给做一个。也许师傅是被感动了,还真给做了一个,而且只收了100块钱。
有了书架,我又自费刻了一枚“品书园”印章,给这些书编号盖章,还制作了借书卡,这样我班的图书流动了起来。
为了让这些书在假期里也发挥作用,我按照孩子们的家庭居住区域把他们划分成了11个阅读小组,选出组长,分发图书,要求每个小组每周举行一次阅读交流会,交流阅读心得,交换图书,并做好活动记录,开学后评选“优秀阅读小组”。这期间,我通过博客给孩子写信激励他们认真阅读,并推荐其他好书;给家长写信,请家长做好坚强的后盾。我还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参加一些小组的活动,提出适当的建议。我班的这一活动开展得有模有样,瞧,这是孩子们开展活动的照片(出示照片),
这是我们评选出来的“优秀阅读小组”(出示照片)。
此外,我还推荐学生参加了濮阳广播电台少儿节目《亲亲宝贝》中的《快乐小书虫》的录制活动,先后录了七期,十四名孩子参加,每次录制都是对其他孩子的一个激励。后来我们还和范县毛楼小学五年级一个班结成了对子,“手拉手共读一本书”,孩子们把自己读过的书借给手拉手朋友,并且写信交流读书心得,这一活动再次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热情。
上学期接了现在的班级,我把书柜和图书一并带了过来,也把好的做法带了来。这些孩子在我的积极引导下,在上一班哥哥姐姐的影响下,已经逐渐喜欢上了读书。
付出的过程虽然辛苦,但看到班内形成了小小的阅读气候,内心感到的是一丝丝慰藉。但我深深地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