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行走中的玫瑰》的感想
读完闾丘露薇的《行走中的玫瑰》一书,感触颇多。这本书主要记述了闾丘露薇从业记者17年来的心路历程。书中分章节记录作者参加工作以来的经验教训、反思总结及人生感悟。与读其他的名人传记不同,书中给我们讲人生的闾丘露薇似邻家姐姐。是一个没有明星范、名人架子的普通人。书中始终透漏出作者那一股天不佑我不抱怨,人不佑我不自弃的劲头。靠先天的聪慧后天的勤奋做下去、干下去、拼下去。
闾丘露薇小资料:香港凤凰卫视著名记者,资深媒体人。复旦大学哲学学士,香港浸会大学大众传播硕士,美国哈佛大学尼曼学者。曾因2003年在伊拉克战争时作为巴格达地区进行现场报道的唯一一位华人女记者,而获得中国观众极大关注。著作有《我已出发》《不分东西》《利比亚战地日记》。
人到中年,尤其是到中年的女人对青春的留恋比男人更多出几分的不舍与不甘。眼看青春渐逝,失去的是乌黑的秀发、明亮的眼眸、挺拔的身姿,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白发、遮不住的皱纹、昏花的双眼。还有越来越差的记忆力。这一切任你再大本事,也抵挡不住岁月的洪流。在跌跌撞撞的生活中打磨后的人生阅历却是岁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一笔财富。中年与成熟结伴,中年与沧桑有缘。闾丘露薇给我们诠释了人到中年的人生真谛:有了足够的积累,人会变得自信起来!在书中关于自信是这样描述的:一个人懂的东西越少,看到的东西越少,往往越容易自我膨胀。反而看的多了,懂的东西越多的人,更加谦虚。谦虚并不是说否定自己,谦虚的人并不是说不自信,而是他们清楚自己的能力,清楚自己的定位。而且因为谦虚,更加愿意学习和接受新的东西,让自己保持进步,从而在潜移默化当中增加信心。真正的自信不是可以去创造的,这是需要时间,需要经历,需要磨练,需要体验而自自然然得到的东西。
我以前就非常的不自信,这份不自信总让我心无定向。不知道自己该要什么,该干什么。就像一辆随车流涌入公路的汽车,只能随着向前走,虽模糊知道该朝哪个方向,但就是有时不能左右自己是听下来,还是朝前走。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对自己的掌控。但是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不断的学习提高,我慢慢的找回了自信。我知道这一段时间我应该干什么,我今天需要做哪些事情。我应该学习什么。因为有了这份自信,我甚至有些感激岁月的馈赠。
与漂亮无缘的闾丘露薇,凭着自己的聪慧、勤奋一样做到了最好的自己。作为一名经常出镜的记者漂亮就意味着更能受欢迎。但是时间一长,人们关注的则是实质性的新闻报道是否有可观看的价值。闾丘露薇的经验是不要在意自己是否漂亮,只要记住我要向观众表达的内容是否清晰准确。于同行相比,她不在意给别人当助手,也不在意自己的待遇不如别人,每天争分夺秒抢新闻。成为最努力的那一个。也成为上司最重视的那一个。
不管是人生的低谷,还是事业的巅峰,闾丘一直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要一种怎样的生活?正是这两个问题,时刻提醒闾丘露薇不断的调整自己,果断的做出选择,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思考、不断的进步,做最好的那一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