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点滴·财富作文

2018-11-02 
偶见此文,信手拈来.——题记“学习亚林态度,发扬张强精神。”——这句话出现在每期的黑板报上,也深深的印在全班每

偶见此文,信手拈来.——题记

“学习亚林态度,发扬张强精神。”——这句话出现在每期的黑板报上,也深深的印在全班每个同学的心里,对全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这一切却只是有一件不太经意的小事引起的。

“王亚林和张强上课就爱说话,做小动作,不学习。”这是全班师生对他们两个的一致看法,也是在发生那件事之前我的看法。

一次让学生背书,到最后只剩下王亚林一人未背,我当时也已习惯了这种情况,作业未交,课文没背,这已是家常便饭了,他自己也多次表示实在不想上学。这次,我突发奇想:看看他是否真的那么“笨”,是否真的“无药可救”了。

放学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他:“亚林,现在全班就剩你一个人,怎么办?”一阵沉默,这些我也见得多了,于是便又问了一遍:“什么时候能背完?”“我,……,我不背行吗?”“好家伙,居然这样说!”我猛得一惊,但转念一想:何不了解一下原因呢?“能告诉教师为什么吗?”我看着他低下的头问道。“我,……”又是一阵沉默,忽然他抬起了头,满怀希望的问:“老师,我下午预备前背行吗?”我暗想:又来这一套,下午还找得到你吗?转而一想,何不趁势看是什么原因呢?于是,我便板着脸,故作严肃的说:“不行,上午必须背完。”他一听,顿时失望了,便再一次低下了头,我看他大概没法子了,便把课本拿给他,说:“记吧!”他拿着书,半天没出声。我想他一定是在“抵抗”,不出所料,他又一次“哀求”说:“老师,我下午背,真的。”我又一次板起了脸,装作生气的说:“什么也别说了,上午必须背完。”他又一次低下了头,但只是再一阵的沉默,

过了一会儿,还不见他有动静,我便走到他跟前:“你怎么还不读。”他小声的说:“我不认识字。”“什么?”我愣住了,但我也想揭开他的“谎言”,便问:“哪个字不认识?”他指了几个,便又一次“哀求”:“让我回去吧。”我说:“不行,你不认识字,我一个一个的教你。”心想:我不信你真这么不行,还教不会你几个字。结果却令人大吃一惊,几个字认了半天,刚说过便忘了,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我回去,让我同桌教我,用我自己的方法。”“自己的方法?让你同桌?”我疑惑的问道。“嗯,以前的字都是他教我的。”他似乎想证明自己所说的。“那你怎么记?”我好奇的问,我真想知道,作为一名普通的学生,是怎样解决这个现在令我都头疼的“难题”的。他马上向我借了一个笔,在字的下面用起了自己的方法:“到”字下面画了一个刀,“距离”的“距”下面画了一个小人(当作巨人),“离”下面画了一个梨。看着他的这种“画符法”,我忍不住问他:“张强就是这么教你学习这些字的吗?”“是的,每次不会他都会帮我的,不会拼音,只好自己想办法了。”他解释道。

在我的读音和他的“画符法”相结合的情况下,经过好大一会儿的努力,终于结束了今天的“任务”。他是背完了,但给我却留了一串的思考,同时一个想法迅速萌发了出来。

下午班会课上,我把原来准备的内容都放下不提,先问了一个问题:“有哪个同学能把你所知道的关于王亚林和张强的优点说出来?”“啊?”大家一愣,便七嘴八舌的说起来了,“上课爱说话。”“不交作业。”“上课吃东西。”“太贪玩。”说了许多,但始终没有一个同学能说出他们的优点。于是我便按照自己的设想,把他们两个人的事说给同学们听,大家如我所料的那样,一致的惊叹。我知道,机会来了,我让他们分组对这件事情展开讨论,谈谈自己对这件事情的认识,同学们也热烈的讨论了起来。

发表自己的看法了,王斯琦首先发言:“王亚林有一个好同桌,对他有着深厚的情谊,以后我也会对同桌特别好,经常帮助我的同桌。”牛金鹏发言了:“张强对同桌的关心,我们都应学习,而且还应该坚持;王亚林这种学习劲头,也值得我们每个同学学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王枫也发言了:“王亚林在这次的事情中,比我们每个同学做得都好,我一定会向他学习的。”紧接着补充了一句:“只是学习优点哟,缺点我可不学。”引发大家阵阵欢笑,同时大家也明白了并非学习他的一切,而只是他的这一方面。许多同学都围绕着王亚林和张强发表了许多自己的看法,从中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一个接一个的同学发言,都对他们提出表扬和赞许,有些也对自身进行了反省,我看时机已到,便提议:“大家还记得‘斯琦算法’吗?”那是当时我们班王斯琦同学针对一道数学题有自己的一种独特见解而获此殊荣的。“记得!”大家齐声回答。“好,我们现在以同样的方法对他们两人进行命名:亚林态度、张强精神,那么就请大家用一个词来描述它。”气氛又一次活跃起来了,“勤奋好学、持之以恒,日积月累,踏实,努力上进,积极进取……”等等很多词语被用来表达“亚林态度”,同样,“大公无私,乐于助人,不厌其烦,坚持不懈……”等等许多词语也被用来表达“张强精神”。我将同学们的发言一一列在黑板上,最后我建议:“让我们用三个最确切的词语来描述它们,大家选择一下。”经过讨论,一致认可:“亚林态度”就是勤奋好学、持之以恒、踏实;“张强精神”就是大公无私、乐于助人、坚持不懈。大家的兴致越来越高,我想到了班歌,为什么不像班歌一样,让他们永远记住这些话呢,毕竟这是他们自己总结出来的呀!我又在前面加了两个字,变成了“学习亚林态度,发扬张强精神”,并在大家的一致要求下,作为我们班的班训,它将成为激励每个同学的警句。

在这件事情的感染下,掀起了一个学习的高潮,亚林、张强自不必说,在少有的表扬的激励下,他们更加努力,并且基本能按时完成布置的任务。在他们的带动下,其他同学也不甘落后,上课说话的少了,提问题的多了;下课追逐打闹的少了,探讨学习的多了。一件不经意的小事,结果却对班级学习气氛及人与人的关系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着实令人欣慰。

学生受到的教育如果过大,那么他们便会“望而却步”,过小则会使他们不放在心上,唯有发生在他们周围或他们自身的事情最能使他们受到感染,受到无可比拟的心灵熏陶。

学生的点滴,也是我们的财富。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