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的亮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数学的角度看,一题多解,是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而发散思维又是创新的源泉。教师应该经常留心有趣味、能够一题多解的数学题,和学生更好地产生互动。有这样一道数学题:
甲、乙、丙三人赛跑(同时出发),由于年龄因素,速度有一定的差异,(假设他们赛跑时都是匀速运动)甲跑100米时,乙跑90米;当乙跑100米时,丙跑90米。问,当甲跑100米时,丙跑了多少米?
解法(一):
设甲的速度是x米/秒,乙的速度是y米/秒,丙的速度是z米/秒,根据用时相等,得方程:
100/y=90/z·········(2)
(1)×(2)得:
10000/xy=8100/yz
所以,得:
100/x=81/z·········(3)
只要对方程(1)、(2)的意义理解,用同样的方法思考方程(3),就会想到,方程(3)的左边的意义是甲跑100米所用的时间,方程(3)的右边是丙跑81米所用的时间。因为相等,从而得到,甲跑100米时,丙跑了81米。
解法(二)
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甲、乙、丙速度之间有怎样的关系,由解法(一)知:
设甲的速度是x米/秒,乙的速度是y米/秒,丙的速度是z米/秒,根据用时相等,得方程:
100/y=90/z·········(2)
由(1)得:
x=10y/9
有(2)得:
z=9y/10
所以,得:
x:y:z=10y/9:y:9y/10=10/9:1:9/10=100:90:81
也就是说,甲的速度是100时,乙的速度是90,丙的速度是81
即,在同一时间内,甲跑100个长度单位,乙跑90个长度单位,丙跑81长度个单位。所以,当甲跑100米时,乙跑90米,丙跑81米
解法(三)
本题用算术法也很好;
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甲、乙、丙速度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因为同时运动,甲跑100米,乙跑90米,这就说明乙的速度是甲的速度的90/100=0.9倍;同理,丙的速度是乙的0.9倍,所以,丙的速度是甲的0.9×0.9=0.81倍
这也就是说,甲跑1米,丙跑0.81米;甲跑100米,丙跑8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