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我的起始年
小小蜜蜂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2011年,我走过了四十,“惑”依然很多,“不惑”只是刚刚开始。回首刚刚过去的365天,蓦然发现无论是外在的我,还是内在的我,一直在努力改变,努力成长!
学会爱自己
关键词:锻炼 美容
岁数不饶人,让人身心困顿,是大自然的规律。然而青春不再,却依然可以风采依旧。我的身边不乏热爱运动的朋友,她们对运动是那样的执着,使得她们并没有随着岁月的变更,而显得疲惫苍老,她们神采熠熠,她们健康快乐。因为一次偶然,我也和她们参加了中心举行的球赛,在大家的鼓励声中,想着身体素质明显一年不如一年,我也满怀着热情一次又一次地举起了拍子参加锻炼。11年是我上班以来有意锻炼身体次数最多,坚持最久的一年。呵呵,对于骨子里不是很爱运动,而是觉得该运动的我来说,11年,是一个“运动”的起始年。
11年,还是一个“养颜”的起始年。素面朝天是我多年的作风,一方面皮肤娇贵易过敏,一方面是不爱打理嫌麻烦。11年,一位朋友推荐我用了一款美容产品,教我了一点美容手法。于是我一发不可收拾,开始留心美容产品,尝试着用,坚持着做,听着同事时不时地说我今天气色不错,今天皮肤看着特别滋润,就会忍不住说出其中的秘密,心里也自然泛着小小的快乐。
努力变心态
关键词:气和 心平
我的性子比较急,每天的脚步总是匆匆,说话的语速也挺快。做事利落有效是优点,内心的焦躁却是缺点。为了改变,为了让自己“心平气和”,我首先从面对自己的孩子做起,孩子是我最好的实施对象,也是我最好的指正老师。儿子已经上初中,对他人的语言似乎更加敏感,我开始刻意地纠正自己在他面前大声、快速,甚至命令式说话的毛病(权当是小学教师职业病)。即便是,我和孩子在发生争执的时候,儿子只要指正我的这些问题,我也会改正,即便是气呼呼地放慢放低说。其实,往往是这么一说我们反而都不再特别生气了。外在语速语调的减缓与降低,带来的是思维与情绪的延缓。简言之,即为先外在的“气和”,再内“心平”(平定)。
因为刻意要改变,因为努力要“变态”,所以总是有意无意的留心身边好的、不好的“心态”产生的言语。自己也努力“平和”,努力不被这样那样的“气”牵着鼻子走。期末考试前一周,语数天天做卷练习。周二下午,我和小忽商议准备把一周的语数家庭作业都提前告知家长,让家长孩子都做到心中有数,好自我安排。小忽走以后,讲台桌旁的顽童念念递给我一张纸条,大概意思是:“蔡老师,你和忽老师又想怎么折磨我们呀,写死我了。”这个出言不逊的小家伙!我提笔回道:“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你不是也希望取得好成绩吗?”小家伙立刻回条:“那假期少布置一些作业好吧?”我笑笑,回复:“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哦。”小家伙自言自语道:“我要当会者。”再如,复习期间虽只有五天,但孩子天天做卷,难免焦躁。讲卷子纠错时,我一再向孩子家长们传递这样的心态:没得满分的同学应该感到高兴,通过测试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平时不暴露出来,等到终考暴漏就更难过了。我们复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查漏补缺!……
好心态,好言语!有句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里的“良言”与“恶语”是不是有时也可以理解为“好心态就会说出暖人心的话,而坏心态就会说出伤人心的话”呢。
为了让我的家长们也能时时拥有良好心态。上半年,我利用校讯通,除了发平常的作业、成绩、活动、喜报外,每周三上午八点(均为定时发送),准时向全班家长发送一条关于家庭教育的短信。短信的主题至始至终都只有一个——“孩子是我们永远的牵挂”。短信的灵感源自与家长的交谈、孩子们的作业问题、成功家教小故事、学校教学工作检查等等。如:
孩子是我们永远的牵挂:要想放,先得扶。就像我们扶着孩子学走路,孩子一旦能自己走稳,我们才放手。即便如此,我们的心又何尝放下了呢?除了接送,还总是不失时机地教孩子“走”的知识,要走人行道,不走小黑道等等。孩子学习也如此啊,当孩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心态,稳稳当当向前走时,我们就可以适当的放手,并时不时地问问聊聊,给予孩子心灵的扶持与引领。放手,就要更上心啊!
孩子是我们永远的牵挂:上周我抽查全校各班作文本,优差生表现1作业本或整洁或脏损2书写或工整或凌乱3更正或一丝不苟或敷衍了事4内容语句篇幅结构或洋洋洒洒流畅巧妙感人或只言片语拼音错字病句满篇。第4条是能力水平,第123条则是习惯养成。习惯差,说明心浮躁,别说能力提高,日后落第也是正常。重心态抓习惯,沉静踏实的品质需要我们马上着手培养!延误不得啊。
孩子是我们永远的牵挂:改变孩子从改变我们自己做起。同样的话,因心态不同,表述效果也不同。温和的提醒传递的是满心的期待,急躁地斥责必定是埋怨其无能。同样的要求,因标准不同,达成的结果也不同。指示明确,操作具体,不断完善,耐心坚持,方能提高熟练程度,形成良好习惯。孩子在努力做个好孩子好学生,我们同样也要努力做个好
……
每周一条的家教短信弥补了家长会的缺陷,使家校的教育沟通变得更及时、更快捷、更有效。
11年,更是一个“变态”的起始年。
实践几个有
关键词:生本 班主任
“五个有”(办学特色有亮点;教育质量有提升;课堂改革有突破;班级管理有智慧;教师队伍有成长)是学校提出的三年发展规划。对于教师个人,我能做到几个“有”呢?11年,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实践、落实着几个与我紧密相关的“有”,也收获了点点滴滴。
10年11月,从广州归来,着手“生本”实验。经过11年一年的打磨,“生本”已在我和孩子们心中逐渐生根,滋长。生字课、朗读课由孩子们自己教自己学,和其他班级相比,我们做题少,做卷更少,复习时间短,因为我们一学期要学习两本教材(人教版、北师大版),除此之外尝试课内海量阅读……实验的成效是明显的:两个学期分别在3月、10月,邀请家长听生本课,孩子的精彩表现令家长们赞叹不已、羡慕不已。
值得一说的是,
孩子们的能力强了,成绩自然也不差。2011年一年,全班58个孩子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上发表习作142篇次(以刊发时间为准);在二年级下学期期末与三年级上学期的期末测试中,班级的各科成绩稳居年级第一,因此年级的特优生也相对居多。
11年,我荣获南阳市首届“名班主任”的称号。而这份小小荣誉的背后,有着一个个成长的小故事。上半年,当学校通知我申报时,想着又要经历一场场“考试”,一次次“折腾”,便很想退缩。而同事的话“为什么不参加呢?如果什么都没有,不参加也就算了。你能做得更好为什么不做呢?”让我改变了心态,平静的面对这次申报。各中小学都推荐了优秀教师,从中又选拔出5名中小学教师参加南阳的竞选,仅资料的审查就好严格,按照南阳的要求重新填表盖章,我们五个一趟趟往中心跑,直至合格。7月,参加南阳班主任的培训,不巧的正是老公住院期间,只好请假两头跑。培训结束的时候,人人撰写一篇论文,作为此次培训考试的成绩。8月初,受教育中心组干科委托,在七中多功能厅为管庄工区的教师做关于班主任的培训,我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和在南阳的学习一并向老师们汇报,得到老师们的一致肯定!8月底,接受南阳教育局派来的专家领导的答辩只剩下了3个人。那天正下着雨,面对专家的问题,也许是因为学习了,因为讲座了,因为实干了,所以答辩进行得格外轻松顺利。9月,我知道油田只有两名荣获南阳市首届“名班主任”的称号,另一名是高中教师。
11年,是一个“生慧”的起始年吧。
“惑”的意思是心疑不定,不明白对还是不对。“不惑”就是要分清对与错,轻与重,主与次,好与坏,坚定不移地做。起始年,有一点新面貌,有一点新改变,有一点新突破。未来年,又会有一点点什么呢?但愿每一年的每一次 “起始”,每一点“新”,都能让我越来越美丽,越来越优雅,越来越拥有智慧。
慢慢践行,慢慢改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