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 我看到了......》教学反思(图片附在下面) 原创:云的彩衣
我看到了......图片1

我看到了......图片2

我看到了......图片3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非一日之功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安排的口语交际《 我看到了......》趣味性较强,通过比眼力,交流观察感受,学生可以充分体验到观察带来的乐趣。教材上安排了三幅图片。教材中的左图,可以从树上找到隐藏着的10个头像,右上图,从黑白两色中可以分辨出,中间的白色的部分是一个杯子,两边黑色的部分是两个侧面头像。右下图,通过对画面进行不同的组合,可以看出两个头像:一个是小姑娘,一个是老妇人。
教学此课时,我让学生自己先看图,与同桌交流,再仔细观察,然后在全班交流,说说从图上看到的和想到的内容。同学们显然对这样的课很感兴趣,一个个拿起书就边指边说起来,可是通过同学们的观察,我发现培养孩子们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远非一日之功。
一、观察时浮于表象
观察第一幅图时,我刚一开始宣布观察开始,学生中马上有人举起了手,大声说图上除了画有两个人头像还画有一棵树。说这个答案的学生,观察粗略,不求深入,看来他只说出了眼前第一印象。出现这种情况完全不足为奇,小学生的观察往往流于表象,凭一时兴趣并不多加思考就认为自己的观察已经到了位。看到这儿,我建议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一遍,先仔细观察画面,再认真想一想看看根据画面能想到什么?再说一说心里有什么感受?学生们又开始看图了,他们开始陆陆续续地窃窃私语,有说三个的;有说六个的;有说八个的;有说九个的,全班只有一个学生说图片上面画有十个人头像。看来那位同学一定是细心看了图,才发现的。这时,我就让那个同学详细给同学们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看出图上是十个人头像的?
学生很自然就说到自己一开始看到的是树下面两个大一点的人头像,后来一听老师说只有两个头像不对,就又仔细看,又找到了两个头像,可是中间又听到有人在小声说有六个头像的时候还有点不敢相信,最后就又找,结果一下子又找出来四个头像。最后发现居然是十个头像。我马上表扬了这位同学,并且把它的方法归结为,一看、二想、三再看、四仔细查找。
二、观察时人云亦云
观察图片时,有的同学自己不认真观察,却在等别人的答案,别人说有两个头像,他就赶快去找两个。别人说有八个,她就也符合说有八个。别人说有十个的时候,还居然认为不可能有那么多。而且不认真去再观察。这样的观察,即使有多次,也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所以,教会学生观察,关键是教给学生方法。所谓方法:一、怎样看?看的时候要认真,不能胡乱看几眼就开始信口发表结论。二、看什么?看的时候要看整个图片的内容,而不是只看图片的某一部分,要注意观察的整体性。三、看时想。“观察”、“观察”先观后察,一边看也要一边想,光看不想是瞎看,光想不看是空想。看时要想,想完再看,想要结合看的内容。四、按顺序,观察图片时要讲究一定的顺序,是从下往上看,还是从上往下看,是从左至右,还是从右致左。上、下、左、右,东、西、南、北,都要看到。要看全面,要看到一丝不漏,要看到面面俱到。
三、观察时想象不足
观察离不开想象,观察时不想象几乎不会有什么惊人的新发现,甚至连基本的观察任务都不能够完成。以第二幅图片为例,学生一看图片就大声嚷嚷上面画的是一个杯子,并且也注意到杯子的颜色是白色。但是两边的黑色人头像由于是两个侧面头像,且没有明显的鼻子眼睛等,只是一个抽象的轮廓,所以学生看了多次最后是在老师讲解后才恍然大悟的。围绕此点,我要求学生:1、观察要仔细,只有仔细地观察才能够保证眼睛里看到的东西是真实的有效地。2、要反复地看,只凭眼睛的暂时扫描是不可能把一张图片看彻底的。多次的观察能够查漏补缺。3、看时想象,大胆的想象是思想腾飞的翅膀,观察时的联想是有助于有新发现的。4、交流时要表述清晰。观察后说一说一开始看到的是什么?后来又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最后把自己的新发现完完整整地表述出来。
四、观察时的思考
观察离不开思考,观察时的思考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进行。思考要大胆,第三幅图片如果没有大胆的思考是跳不出常规思维的圈子的。
五、体验观察的乐趣
观察来源于生活,观察回归于生活,有力的观察能力是接受新事物最快最好的方法,观察是一个神奇的过程。美丽的世界,多彩的生活,万事万物都可以去观察、去发现。
综上所述,观察需要长期地进行,学生的观察能力需要一点一点去培养,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只有放手让学生多观察、常观察、细观察,学生才能够才思敏捷,发现不断,收获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