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关区教研员听课评课有感
曹守敏
12月3日,北关区教研室的数位老师到我校听课、评课,我很荣幸地拥有了这样一次学习的机会。
苗老师听了我的《“红领巾”真好》一课。
在这节课上,我先让学生看课题,发现“红领巾”用了引号,然后让学生带着“为什么这里的“红领巾”要用引号”的问题自由读书,然后找学生回答。随后,我让学生认读生字,学习生字,展开生字的认读比赛。随后,让学生按诗歌的小节来阅读理解“哪些地方说明小鸟是快乐的”、“哪些地方说明小鸟是机灵的”、“为什么“红领巾”要给小鸟送鸟巢”的问题。在其间,我提出“如果你是小树苗,小鸟这么照顾你,帮你捉害虫,你要怎么对小鸟说?”和“小鸟有了温暖的鸟巢,会对“红领巾”说些什么?”这样的问题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升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苗老师听课后在一年级语文办公室对她所听的六节语文课做了点评,对我的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说我的教学理念新,能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读代讲的教学理念,课堂节奏快、容量大、有拓展,尤其是课堂上使用的认读生字比赛的方法是她从来没有见过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高,学习效果也比较好。
在表扬的同时,苗老师也提出了一些不足,希望我们大家都应该注意:
1、 教学重点应该突出。我们低年级的课以识字、写字为主,可我们的课比较注意读、说、练,缺少对生字的学习过程,要多问一些“你是从哪里认识这个字的”、“你是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个字的”之类的问题,让学生学会识字的方法。不要认为他原来知道了什么方法,就不用再说了,要在不断的反复应用中让学生都掌握。
2、 知识点的传授要到位,不能老师讲半天学生还是不明白。要加强集体备课,这样可以集思广益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3、 读不仅要注意数量,还要注意质量,要读有要求,读有层次,读有期待,读有疑问。
每一次读都要先提出要求,注意要循序渐进。A、读准字音,认识生字。B、读正确。C、读通顺、读流利。D、读出感情。E、读出问题。F、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并要求说明原因。
4、 要加强小组活动,给每个学生说话的机会。并且合作学习的目的一定要让学生明确。
5、 正确评价学生,要侧重与用鼓励的语言,让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看别人。
6、 让学生读课文的时候,不提倡“大声朗读”,尤其是集体齐声朗读,不提倡声音洪亮,要用“美的声音”读书。
7、 在见解课文的时候,要用一个大问题串联全文,不要太琐碎,老师的话也不要太罗嗦。
听了苗老师的评课,我受益匪浅。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费那么大的劲,学生却学不会的症结所在。我平时为了赶课,为了赶作业,让自己的时间用在了讲解上,没有真正注重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就像苗老师说的,应该放开手,相信孩子们是有能力做好的。可能第一次、第二次不行,但渐渐地就会让人放心了。我不能一直这样牵着、拉着他们,我费劲不说,他们也永远不会自己走路。但是苗老师提出我们学生在校时间过长,练习的题量过大,缺少读书的时间,所以造成思维受到限制这样的结果。从今以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多向其他老师学习,掌握整册书和单元的课文框架,多从整体上来把握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我还要多看教学书籍,提高自己的理论认识,多学习,多练习,让自己进步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