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四年级作文 >

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作文

2018-10-09 
  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后记本组教材有四篇课文:《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
 

  

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后记

    本组教材有四篇课文:《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难忘的一课》《最后一分钟》,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展现的是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选文别具匠心,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选取正面典型事例文主,而又正式近代史上的国耻,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民族精神。对于这样思想性极强的文章,我在备课时尤其谨慎,以免踏入“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的误区。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可见,语文课必须上出语文味,要踏踏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切不可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思想教育课。

  在《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的教学中,我力求做到叶圣陶先生说过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本课从文体知识入手,教学生布局谋篇的基本规律,但并非只注重文章的表现形式,因为 “无论结构、语言还是写作方法,都要服务于内容和中心思想。”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正确处理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的关系,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整体出发,理清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从语言入手,理解内容,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的,为什么这样表达。

  《狼牙山五壮士》一文的第二自然段层次很清晰,十分适合对学生进行写作知识的渗透,是练笔的绝佳范文。在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后,我让学生给课文分段,用小标题形式概括各部分内容。紧接着按事情发展顺序学习文章各个部分,在写法指导上把重点放在了学习第二部分。

  1、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将这一段划为三个层次。

  (这一环节可以培养学生对段落内容的整体把握)

  2、指名交流,并说说划分的理由。

  3、找出具体描写五个战士痛击敌人的句子,指名读。(板书:具体描写)

  4、学生读第一二句话,说说这是什么描写。(板书:概括描写)

  5、再指名读最后二句话,并说说这又是什么描写。(板书:反面衬托)

  6、师明确:这是战斗场面的描写,对于场面描写,我们通常把具体描写称为“点”的描写,概括描写称为“面”的描写。点面结合,场面描写才会形象具体。

  7、再回读第二层,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把五个战士痛击敌人的场面写具体的呢?(板书:神态  动作)这样写表现了五战士什么样的精神?

  (在这一环节中,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进行理解、想象,如“抡”“吼”“紧绷”等,体会战士对敌人的仇恨以及顽强战斗的精神。)

  8、指名读,体会写法,读出感情。

  9、  全班齐读这一部分。

  10、师小结场面描写的基本方法。(课下练习写场面的片段。)

  再如讲《狼牙山五壮士》第三段时,先让学生读课文,找出哪几句是直接描写五壮士的?(学生回答有两句话:一句写班长,一句写另四个战士)老师提问: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这个“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让学生体会到班长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态度果断、毫不犹豫,决心牺牲自己,掩护人民)再问:那四个战士怎么不一个一个写啊?(学生回答:因为他们与班长的想法一致,决心把敌人引上绝路)接着问:从哪儿可以看出四个战士与班长想法一致?(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最老师又问:为什么不用“跟”,而用“紧跟”?(同学回答:这说明他们心里想的和班长想的完全一样,决心为人民献身)这老师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只用了一个“走”,一个“紧跟”就把五壮士那种为人民勇于献身的崇高的思想境界展现出来,可见一字一词的运用都是经过作者认真思考才写上去的。这样,不仅做到了语言教育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还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从读学写,把读和写紧密结合起来。“从文体知识结构入手,教学生布局谋篇基本规律”的尝试,有利于把握规律,提高自学能力;有利于减轻负担,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在比较中鉴别,帮学生加深理解;有利于从读学写,读写紧密结合。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