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走出去,迎着凉凉的风、湿湿的空气。不知怎么了,许多天的春阳高照,暖风和煦,却经不起一点点的风雨。北风一来,暖风立刻让位。于是,霸道的北风冷冷地刮了一天。这世界变了样,人们只好把洗好放置好的毛衣重新着身。可怜的是那娇嫩的花儿,娇艳残喘的它们怎能受得了这番侵袭。只好泪潸潸地离开眷恋的树枝,缱绻在湿漉漉的土地上。这是花儿的宿命,它们无力反抗命运的安排,只好顺其自然。
前两周的姹紫嫣红不复存在,真的到了绿肥红瘦了。除了红石楠的叶子越发鲜红、几多樱花无精打采缀在绿叶中以外,几乎看不到花的影踪。 随着时间推移,花残叶肥,是谁也无法挽留、无法阻挡的自然规律. 虽然这样,我并不气馁,继续前行。但我相信总会有惊喜、有意外发现。
绕着木兰湖转了一圈,看水舞。层层碧波随着音乐的跌宕起伏而高歌曼舞,欢快地窜出,瞬间落下。一个多小时后,音乐停止,水面恢复了宁静。
在县委大院西南角绿化带里,我终于发现了,发现了松柏和往日的不同。矮矮的柏树丛中生长着几株不太大的松树。松树的叶子细细长长,像锋利的剑直逼敌人心脏。四季不落叶的松树坚韧挺拔,浑身写着岁月的沧桑和生长的印痕。
可能是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影响,只要说到松树,就感觉它是坚强不屈、什么都不畏惧的性格。是我的感觉太绝对化。松树有的不仅仅是刚强,也有柔情的一面。你看,它挺拔的身躯、尖尖的针叶顶端现在正生长着花,这花儿不似玫瑰的嫣红浓烈,没有牡丹的富贵,也少了海棠的风情万种,但土黄色的花有它自己的个性美,像一个个手指轻轻肤触着大自然的温度,这份柔美的暖表达着松树对春喜爱。
路边的棕榈树,一条条细长线条组成一把把扇状叶子昂扬枝头,姿势随意。下面是一缕缕灰褐色的细丝层层缠绕在树干上,环环包裹。而就在它们之间却生发出谷穗形状的花,比谷穗大很多,密集排列,丰满肥硕。
突然想到植物也懂得中庸之道,松树和棕榈树,乃至自然中的花花草草都明白柔中有钢,刚柔并济。l热烈而宁静,奔放而内敛,放得开亦收得拢。它们明白凡事不能过左或偏右,否则就会被自然淘汰。颜色、形状追求个性化、多元化。但整体看又是如此的协调、统一、自然。
这些植物从洪荒之年,直到现在仍然枝繁叶茂,生生不息。他们清楚自己要顺应自然,而不是毁坏自然。我们人类也应这样,和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和平共处。在日复一年的磨砺中,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达到至善、至诚、至道、天人合一的理想社会,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