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二年级作文 >

情感 艺术作文

2018-10-05 
这几天看的书是教育科学出版社、教育时报社编著的《谁是最具成长力教师》。昨天看的是刘良华老师写的《教师的三
 

这几天看的书是教育科学出版社、教育时报社编著的《谁是最具成长力教师》。

昨天看的是刘良华老师写的《教师的三项修炼》。里面有一段话觉得很有道理,便念出来,和同事分享。

教师最好经常提醒自己:教师的主要责任不是传授知识,也不是传授技能,教师的第一责任是让孩子过得有尊严。学生的第一需要是情感而不是知识。当情感出了问题,学生就会拒绝一切有关知识的说辞。

一位同事说:“真是这样的。”

我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觉得老师好,老师说的话就愿意听。朋友的孩子比较反感他的一位老师。孩子说老师在课堂上经常东拉西扯的,等到快下课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哟,快下课了,赶紧讲课,赶紧讲课。’他不喜欢老师的这种讲课方式,所以不喜欢这位老师,从而不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门课程。成绩自然不是太好。”

另一位同事说:“只有学生去适应老师,没有老师去适应学生的。我女儿上初中时,分了一次班,遇到了一位老师。对于这位老师来说,班里既有想女儿这样的新面孔,也有曾教过现在依然教着的老面孔。这位老师在班里经常提问那些老生。女儿觉得老师冷落了她们这些新生,对老师很有意见。我就开导她说‘所有这些都说明你这位老师是一个有感情的人,等他教你们时间长了,他也会这样对你们的。’女觉得我说的也有一定道理。有一次开家长会,会后,我问老师女儿在校的表现情况。老师高兴地说‘你女儿很乖,表现很好。”回家后我把老师的话如是告诉了女儿,女儿很高兴,觉得老师很关注她。从此后,女儿很理解老师,很心疼老师,害怕老师血压高了,担心老师头疼了……

我的想法:

1、女儿为何而变?

如果家长会后,老师说的话是对女儿不好的评价呢?女儿对老师的看法转变,一是缘于同事的正面开导,二是因为女儿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关心,感觉到了老师的好。我认为女儿对老师看法的转变,关键是原因二。

2、择校?择师?

课堂上高高举起的两只小手,一只经常被关注,一只经常被冷落。被冷落的小手还会一如既往地高高举起吗?

再好的学校里也有不适合你孩子教育方法的老师,再不好的学校里也有适合你孩子教育方法的老师!

择校不如择师!

3、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就行了吗?

朋友的孩子上初一时遇到了一位数学老师,正儿八经的数学专科毕业,脾气很好。孩子曾抱怨老师课讲得不好。朋友也曾正面开导过。当孩子有难题又不愿意去问老师时,朋友偷偷打电话请老师帮忙。老师一点架子也没有,走进教室,亲自去询问孩子哪道题不会,然后,耐心给孩子讲解。当时是放学时间,孩子正在教室扫地。这件事,孩子也很感动。朋友抓住时机大讲特讲老师怎么好怎么好。孩子不再抱怨老师课讲得不好,但依然对数学课不感兴趣……

再次翻看余映潮老师在《我的发现观》中的话:课堂教学意识、论文写作水平,这是名师的一对翅膀,缺其中任何一只翅膀,我们都难以飞翔。但一定是课堂教学在前面,因为我们每天所面对的就是我们的教学工作。

虽然我们不能成为名师,但我们一定要讲究课堂教学艺术。

成为名师或许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但讲究课堂教学艺术一定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

 

 

 

 

(修改文)

 这几天看的书是教育科学出版社、教育时报社编著的《谁是最具成长力教师》。

  昨天看的是刘良华老师写的《教师的三项修炼》。里面有一段话觉得很有道理,便念出来,和同事分享。

  教师最好经常提醒自己:教师的主要责任不是传授知识,也不是传授技能,教师的第一责任是让孩子过得有尊严。学生的第一需要是情感而不是知识。当情感出了问题,学生就会拒绝一切有关知识的说辞。

  一位同事说:“真是这样的。”

  我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觉得老师好,老师说的话就愿意听。朋友的孩子比较反感他的一位老师。孩子说老师在课堂上经常东拉西扯的,等到快下课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哟,快下课了,赶紧讲课,赶紧讲课。’他不喜欢老师的这种讲课方式,所以不喜欢这位老师,从而不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门课程。成绩自然不是太好。”

  另一位同事说:“只有学生去适应老师,没有老师去适应学生的。我女儿上初中时,分了一次班,遇到了一位老师。对于这位老师来说,班里既有像女儿这样的新面孔,也有曾教过现在依然教着的老面孔。这位老师在班里经常提问那些老生。女儿觉得老师冷落了她们这些新生,对老师很有意见。我就开导她说‘所有这些都说明你这位老师是一个有感情的人,等他教你们时间长了,他也会这样对你们的。’女儿觉得我说的也有一定道理。有一次开家长会,会后,我问老师女儿在校的表现情况。老师高兴地说‘你女儿很乖,表现很好。”回家后我把老师的话如实告诉了女儿,女儿很高兴,觉得老师很关注她。从此后,女儿很理解老师,很心疼老师,害怕老师血压高了,担心老师头疼了……

  很欣慰,同事的女儿顺利考上了县一中,现在在满意的大学深造。如果家长会后,老师说的话是对女儿不好的评价,那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后果呢?女儿对老师看法的转变,可能是缘于同事的正面开导,也可能是女儿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关心,感觉到了老师的好。后者是主要原因吧!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就行了吗?

  朋友的孩子上初一时遇到了一位数学老师,正儿八经的数学专科毕业,脾气很好。开学第一天,孩子就抱怨老师课讲得不好。朋友也曾正面开导过,但效果不明显。孩子遇到难题,也不愿意去问老师。朋友就背着孩子,偷偷给老师打电话,告知老师孩子遇到了难题,请老师帮忙。老师一点架子也没有,走进教室,亲自去询问孩子哪道题不会,然后,耐心给孩子讲解。当时是放学时间,孩子正在教室扫地。这件事,孩子也很感动。朋友抓住时机大讲特讲老师怎么好怎么好。孩子不再抱怨老师课讲得不好,但依然对数学课不感兴趣……

  再次翻看余映潮老师在《我的发现观》中的话:课堂教学艺术、论文写作水平,这是名师的一对翅膀,缺其中任何一只翅膀,我们都难以飞翔。但一定是课堂教学在前面,因为我们每天所面对的就是我们的教学工作。

  细细想来,一位位最具成长力教师的成长经历都说明他们有理想、有思想、有毅力,他们热爱读书、勤于反思、潜心钻研。

  李慧香老师在艰苦的环境里,时刻不忘学习。她渴望做一个作家型、学者型的教师,学校离县城远,消息闭塞,教研活动少,很少有外出学习的机会。她不甘心原地踏步走,不甘心做井底之蛙,她开始以书为师,买书看,借书读。手头的书、身边的书、借来的书读完了,她就把目光投向网络。阅读教学理论专著、阅读教学报刊,多方面多渠道充实自己。

  侯长缨老师在“教育在线”插上了“快乐尖尖角(小荷随笔)”的牌匾。从此,在网络上写教育日记成了她每天晚上必须做的一件事情,迄今为止,她已经写了上百万字的教育随笔。陆续在《人民日报》、《中国教师报》、《少年儿童研究》、《成长》、《小学语文教学通讯》、《教师之友》、《教学案例》、《教育时报》等报刊上发表教育随笔近百篇。

  宋君老师在第一个五年里,静下心来把12本小学教材进行了通览,理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找来理论图书,研读名家教学艺术,思考如何为他所用……他认真书写教案,修改教案,进行深度备课,在批、圈、删、添的过程中,让教案更贴近他教学实际,更加有实效。在每篇教案的后面记下他在课堂中的所感所悟,每学期下来厚厚的七八本教案是他最充实的精神食量。

  有几个人能做到像宋君老师这样?同样是一节课一节课地上,但一节课的背后却有着太多太多的不一样。所以,同样的一节课里又蕴含着鲜明的对比。

  虽然我们不能成为名师,但我们一定要讲究课堂教学艺术。

  成为名师或许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但讲究课堂教学艺术一定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

  爱学生,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好像是老生常谈,但如果真的潜下心来,钻进去,是会常谈常新的。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