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二年级作文 >

学会管理情绪(三)作文

2018-10-05 
战胜恐惧爸爸值班,那个已经步入13岁的小人儿又开始缠磨:“妈妈,今天晚上咱俩一块睡吧?”“嗯,行不行啊?”“我给
 

战胜恐惧

 

 

   爸爸值班,那个已经步入13岁的小人儿又开始缠磨:“妈妈,今天晚上咱俩一块睡吧?”“嗯,行不行啊?”“我给你讲故事!”“我帮你铺好被子!”……根本就不容我开口,他死拉硬扯着把我的被子和他的铺在了一起,平常让他做这些老不愿意的,看今天速度有多快!我并不言语,任由他折腾,他一看我这反应知道没戏,一定要自己去睡的,就要求拍拍、抱抱、亲亲、讲故事、道晚安,一切可以想到的程序进行完毕才安然翻身做呼噜状。

   我默笑着背靠沙发,闭上眼睛,回想他从小到大的种种小事。一两岁时只要离开妈妈就惴惴不安,能一整天哭闹不止,吵着闹着找妈妈;不善于去加入陌生群体,不敢和陌生人说话,不主动和别人打招呼,害怕自己失败,更可笑的是小时候上厕所总要妈妈陪着,他蹲马桶上妈妈蹲地上,拉着他的小手,和他一起使劲儿,小脸变形,便秘通畅,和妈妈笑成一团。在妈妈的一再鼓励下不用陪了,上厕所不让关门,人家自己发明了唱歌大便法,要总听到声音才心里安生,一直到他上初中上厕所才关门。孩子小时候,我只想着他是个胆小的、敏感的、情感细腻的、缠磨人的孩子,总是想尽办法去开导,劝说,想要他改变这种种和“害怕”有联系的行为。直到现在,我知道了“恐惧”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的情绪体验。它大致可分为三种:“自然恐惧”——闪电、打雷、害怕黑暗、不敢一个人走夜路等等,想想我们自己也常常是这样的啊,没有理由要求孩子在这些面前表现出超无谓的勇敢,自然防御即可。“分离恐惧”——我家孩子这方面表现最为突出,害怕一个人在房间里,不要妈妈去上班,他最怕和妈妈分离,小时上幼儿园难着呢,能成一个学期哭闹,一整天都很紧张,妈妈下午去接时心里一放松就尿裤子,妈妈那时候没有好好学习,不知道这是心理恐惧所致,没有很好去做工作,在这里向宝宝道歉。“社交恐惧”——不积极主动参加团体活动,不爱举手发言,不善于登台发言,不能抓住机会表现自己……我知道这是他最难过的坎儿,一直把问题归结为遗传所致,性格使然,一直把这定性为他的特质,想尽各种办法去改善。现在想来,这是每个孩子的自然反应,只不过是性格开朗的孩子表现不明显,性格内敛的孩子让你担忧罢了。

   当然,现在他长大了,以上两种“自然恐惧”和“分离恐惧”渐渐化作无形,倒是第三个“社交”问题需要长时间的意识强化,语言提醒和行为训练。我和爸爸都最清楚这一点,我们的行为和目标高度一致:只要生活中有登台发言,当众说话的机会一定是不遗余力地鼓励孩子参加,并在家庭生活中想方设法创造这样的机会让他锻炼。我们经常对孩子说:班里每周的班会活动只要有发言的机会一定要说服自己即兴演说,每一次锻炼的机会都不可放过;学校里的大小活动都要以高度的热情了解参与,什么体育比赛、书法比赛、演讲比赛、文化节、艺术节等等,每一次都不可小觑,我们不是要比赛结果而是要在每一次经历的过程中去克服恐惧,炼就金刚不坏的心理素质;每次家庭聚会,我都会安排每个人发言、敬酒、说祝福语,或玩个小游戏,表演些小节目,这对孩子是个绝好的锻炼;每个周末、每一天我们都会创造很多家庭会议的机会,一家三口各抒己见、畅快表达……如此坚持数年,我发现,我家那个原本怯懦、胆小、不善言谈、不会交际的孩子已在悄悄发生着变化,他逐渐成长为了一个大方得体、出口成文、心怀集体,会众观全局、灵活变通的日常生活的多面手了。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孩子昨天刚刚对我讲过的话,他对自己克服社交恐惧,培植阳光心理充满信心!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