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应读“真”经典
——写在校讯通第九届“书香班级”活动时
这几日天气见暖,吃罢晚饭,我便和胖儿子到楼下活动活动,远远便望见路灯下蹲一小孩,一动不动地在翻阅着什么?不禁心里感叹:这孩子读书劲头十足啊!
走近一看,原来是好友家的豆丁,我便俯下身去,怜爱地摸着豆丁的小脑瓜,看看是什么书刊让他如此专注,不看不知道,竟是叫什么《Q版三国》这样的‘恶搞’漫画,里面的内容胡编乱造,严重影响了孩子对经典名著的了解。
“豆丁,这本漫画好看吗?”我试探地问孩子。
“好看,可有意思了,超搞笑!”豆丁回答问题头也不抬。
“可我觉得跟原著的内容差距太大了!”胖儿子也凑过身来。也许是较豆丁大一些的原因,胖儿子的口气有些不屑的味道。假期里,胖儿子的春节礼物之一就是一套《三国演义》(原著),现正在阅读中。
“原著是什么?有这本漫画有意思吗?”豆丁抬起头来看着胖儿子。
“《三国演义》可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向你看的这本漫画应该是原著中的【刘皇叔北海救孔融】这一篇,我恰好正在看,讲的是……”
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大致有4 5%左右的学生在喜爱课外读物的类型选择了“漫画”类。就像豆丁阅读的这样粗糙的漫画,而非如《父与子》、《丁丁历险记》这样的经典漫画作品。其实,漫画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就像动画片电影一样,具有一定的乐趣,充满了童心,丰富了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就像德国幽默大师埃·奥·卜劳恩创作的连环漫画《父与子》,书中几乎没有文字,却通过一幅幅图画形象地向读者展示了人性的温情和幽默。但类似豆丁看的那种所谓的书籍,部分内容充满了色情和暴力,殊不知孩子们读了这些根本没有任何意义,相反只能混淆“经典”,给单纯的孩子们灌输错误的【名著】理念。
阅读是一场心灵的对话。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因此,要找到适龄孩子们阅读的课外书籍尤为重要,特别是真正的经典著作。什么是经典?【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权威性的著作,泛指极其权威、极其精彩的事物。经典的东西总能跨越时空的界限,无论过去多久,它都能予你非凡的震撼力,就像国粹京剧,就像李白的诗词,就像万里长城,就像四大名著,它们才是民族文化的代表,它们才是历史智慧的象征。经典总能让你回味无穷,经典——即是永恒!
校讯通第九届“书香班级”活动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作为家长的我们,理应为孩子们开启一扇扇书香之窗,让他们的心灵在知识的光辉中悄生双翼,让他们在“真”经典文化的天空下展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