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想诀窍,再填数字
刚才,我在誉写学生的基本情况,孩子在一旁写作业,说实话,这段时间,没顾得上好好和孩子交流,只是催促他写作业。他呢,也懂事多了,有作业就写,没作业就玩儿,也很自由。
“妈,再有两道题我就做完了。”他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有点儿向我炫耀的意思。
“你是写得越来越快了。”我赶紧及时肯定,“今晚肯定比我先写完。”
他嘿嘿笑出了声。
又停了一会儿,他说:“妈,这一道题我不会,你给我讲讲呗。”
“自己先想想,”我应付着。
“我已经想了好长时间了,还做了两次演算了,都做不出来。”孩子有点生气地说。
怎么回事?我赶紧站起来看。
原来,作业是一道课外提升题:
用1、2、3、4、5、6、7、8这八个数字,填在下面的括号内,使等式成立。
()()+()()+()()+()()=180
我看孩子已列了两个算式,但都是用这八个数字任意组合成的两位数,结果是135,198,四个两位数相加,他已做了两次了,可能少了耐心。不想做了。
我猛一看题,确实,用这八个数字来回试,得多少遍啊。肯定有诀窍。孩子已在那里分心了,不想做了。我在想,如果结果个位上零。这四个两位数的个位上相加肯定得零,于是,想到了2、8,4、6。剩余的四个数相加刚好是16。思路一整理出来,我马上兴奋地对孩子说:“瞧,数学题就是给你捉迷藏,你稍用点心就能找到它的答案。”一说捉迷藏,孩子来了劲头,我趁机向孩子讲:“180,这个数的个位上是零,那它前面相加的四个两位数的个位相加一定得等于整十数。于是,先把个位数确定,就是2、8、4、6……”还没等我说完,他就说:“那3和7相加也等于整十啊。”他这一说,我一愣,刚才没想到,现在试试吧,于是我们两个开始,把3和7算上,我们两个算,也正确。”接着,我说,你只要把个位上的四个数定住了,剩余的四个数可以任意放在十位上,,他们所得的和都是16,再加上个位上的二十,刚好就是180。”孩子也兴奋开了,乐此不疲地实验开了,结果都对。
最后,孩子在练习册上写了四个算式,因为算式太多,书上都没地方写了。
临睡前,我还提醒他:“再遇到这样的题,如果太多的话,先不要急着一个一个地试,要想想有没有诀窍,想好方法之后再试,会让你做得更快。”孩子也赞同地说:“就是,可我开始咋想不到啊?”
“这就需要你学习呀,这次没想到,下次能想到不就行了吗?”我引导着。
“我还想你该说我笨了呢。”他调皮地说。
“只要肯动脑筋想,理清思路,谁都不笨。这次可记住了,再遇到填数组算式的题,先找诀窍再填数字。”
“记住了!”他大喊着,跳上床,准备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