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技巧 文科复习也轻松
六月的石榴花正开得炽烈,花儿似火,红的娇艳,似乎在为临考的学子弹奏进取的乐章,可那一朵朵争艳斗芳的石榴花又如何懂得莘莘学子们焦躁的心理呢?明天,即将拉开高考的序幕,再有20天,中考也将揭竿而起。副科开卷考试迫在眉睫,在短短的三周内又如何搞好文科复习呢?
由于科目所占分数的不同,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将语数外物理化学视为主攻科目,也顺理成章地把占分不多的史地生视为副科,不予重视。其实应试教育下的考试重在整体分数,尽管科目不同、考分不同,可别忘了“水桶的容量往往决定于最短的那块板”——要学会两条腿走路,任何一科跛脚都会影响到升学。
儿子升入初中后,我常常引导孩子在学习上要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建议儿子运用“蚕食主课,把玩副科”的学习技巧。初中语文、英语的提升在于平时的积累和沉淀,数学、物理、化学则要学会归纳和总结,定期复习、销项,建立错题本,而在副科的学习上,则重在借助载体、培养兴趣。男孩子虽然天生讨厌死记硬背,可在史地生的学习上又好像具有天赋,对那些枯燥的年代、事件、经纬、结构过目不忘,难道他们真的有特异功能?回忆儿子的学习过程,我感到最大的收获是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为培养儿子的兴趣我家曾种过蒜苗、黄豆,养过蚕、乌龟、金鱼,这不但帮儿子写日记积累的素材,还为后来的生物学习打下了基础,“植物的根茎叶”、“动物的有氧呼吸”、“软体动物”、“各种鱼鳍的作用”等,儿子通过回忆自己的“养殖经历”很容易就记住了生活的一些结构、特征和生活习性。在历史的学习中,除了阅读《图说天下》、《上下五千年》课外书籍了解一些知识外,还常借助评书、学习机(下载黄冈学校老师的讲课视频)、历史剧等学习载体,使枯燥的学习兴趣化。那段时间,儿子还经常撰写生物、历史日记,这也不失为一种复习方式。
面对20天后的中考,上述内容会让考生感到纠结——时间紧、任务重,重在平时的学习方法毕竟不能解燃眉之急。那咱就来几招应付考试的复习技巧。
无论你是否对副科感兴趣,为了眼前的考试也要硬着头皮上,强迫自己对照课本目录画棵“知识树”,在树的枝杈上逐一填写章节内容,然后用老师在课堂上重点讲解的知识点为树枝绘出大小不等的树叶和果实,从一点慢慢覆盖整个树干,如此反复,孩子的笔下就会呈现出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再由果实--树叶—枝杈—树干进行总结,就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知识网络,从主干到枝干,越来越细;从枝干到主干,越来越清晰。然后再在各个知识点的章节用“口曲纸”粘贴、记录,这会节省很多考场上的时间。
记得儿子在复习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一节时,儿子找到一条关键的线(夏朝),像串珠子一样将知识细节穿成串:以夏朝为主线,从夏的建立到灭亡,由建立者过渡到亡国君,顺带记住了都城;由“禹传子,家天下”的世袭制替代了尧舜禹的“禅让制”;从夏朝的政府机构、军队联想到刑法和监狱……以此类推,再在工业、农业、经济等方面的发展中进行总结和归纳。每读完一个章节,就试着精简压缩,直到形成一个完整的、精炼的故事为止。孩子们,可别嫌这方法麻烦哦,因为今天的“零存”是为了给明天考场上的“整取”提供方便的。
如果孩子认为开卷考试很难从课本上找到现成的答案,认为这些技巧根本不能解决问题的话,我倒要反问了“你可是初中生哎,难道还要将考试停留在小学阶段的照本宣科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本中最基本的概念、最基本的知识是解题的根源,复习应从源头抓起,需要以本为本,很多考试题都是老师课堂上讲的重点,关键看你当时是否用心+留心。考试在即,抓住现有的时间,进行黄金分割,用不同颜色的笔圈圈点点,或用便签纸粘贴章节内容,结合自己的错题本,在考试前两天再像过电影一样查漏补缺,强化对容易忘记知识点的复习,相信一分耕耘会有一分收获的,一旦掌握学习技巧,文科复习也轻松。